每經熱評丨不必過度憂慮固態電池迭代 商業化競爭不是“你存我亡”

每經評論員 胥帥

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無疑是固態電池。資本市場對此給予了積極反饋,9月2日和3日,南都電源(SZ300068,股價11.15元,市值97.31億元)股價連續兩天大幅上漲。

然而,在一些公開信息平臺上,仍有人傾向於將固態電池視爲一種概念炒作。2023年以來,A股市場確實經歷過幾次固態電池的炒作行情。但這一次有所不同,固態電池已從模糊的概念轉變爲實際的產品。南都電源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完成固態電池項目的驗收,而鵬輝能源更是詳細公佈了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等參數。作爲國內第三大電池供應商的中創新航,也發佈了固態電池新品。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近期也透露了固態電池的研發進展,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越來越得到驗證。

由於固態電池比液態電池更安全、更高效,業界普遍認爲它將替代現有的液流電池和鋰電池。這種技術替代的恐慌情緒令相關產業鏈的投資者感到不安。筆者認爲,市場不必對新技術的迭代感到恐慌。

首先,固態電池的基礎材料困境和高成本仍是大規模商業化的障礙。與氫能等技術路線類似,由於尚未實現規模化生產,固態電池的單位成本仍然高於液流電池。業內預計2027年將是固態電池市場推廣的初期,但從產品導入期過渡到大規模量產的成長期,還需解決固態電池材料的性能問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指出,固態電池最難的部分是“固-固界面”。在實驗室最優條件下,固態電池能實現較高的電導率,但在實際應用中,固態電池電導率會有所下降。

其次,固態電池至今尚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劃時代產品。寧德時代用數字“1”到“9”表示固態電池的技術和製造成熟度,其固態電池進展僅達到“4”。即便達到“4”的水平,寧德時代也用了七八年時間。

最後,在目前的小規模生產階段,固態電池內部的硫化物、氧化物以及聚合物三種技術路線的競爭尚未解決,各自的供應鏈也難以大規模展開商業化。只有確定技術路線,產業鏈才能放心大規模投入。

更重要的是,各種電池的商業化競爭並不是“你存我亡”,而是基於不同應用場景的“百家爭鳴”。回顧2018年,鋰電池範疇內也有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之爭,當時多數人認爲前者憑藉續航優勢將徹底替代後者。然而,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技術改進,如今仍與三元鋰電池共享市場。因此,對固態電池迭代過度擔憂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