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潛艦南海撞擊受重創 呂禮詩引述學術論文推測原因

2009年11月17日在太平洋航行的海狼級攻擊潛艦康乃迪克號 (SSN 22)。(摘自美國海軍官網)

美國海軍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迪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2021年10月在南海發生碰撞,艦艏幾乎全毀。海軍前艦長呂禮詩引述中國大陸一篇論文研究分析,結論是「中尺度渦」,「中尺度渦」會突然導致海水密度不足,潛艦下潛後,到達海水密度比較小的地方,會突然下沉,造成艦艏損壞。

美國海軍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康乃迪克號」(USS Connecticut,SSN 22)2021年10月在南海發生碰撞,艦艏幾乎全毀,發生原因迄今仍屬未明。

美國海軍消息是撞擊海底沙所致,但外界普遍存疑,特別是事發當時美國曾大陣仗派轟炸機警護。有人推測與大陸有關,惟中國外交部否認,並要求美方說明。

根據《富比士》(Forbes)雜誌網日前報導,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美國海軍開始說真話的時候了。有兩名國防部官員告訴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網(USNI),撞擊導致它的前壓載艙受損,且估計要花約8000萬美元(約24億臺幣)才能修復。

美聯邦參院軍委會成員韋克爾(Roger Wicker)推文說,「康乃狄克」號起碼要花5 年維修,最快要等到2026年才能歸隊服役,

根據海軍前艦長呂禮詩26日在《新聞大白話》引述中國大陸一篇論文,題爲「中尺度渦海氣界面多智能體快速機動組網協同強化觀測試驗」,利用北斗定位、無人機、水面無人艦船,除蒐集資料之外,經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呂禮詩指出,論文得出的結論是「中尺度渦」,「中尺度渦」真正影響是會突然導致海水密度不足。潛艦如果在海水密度較高之處,會有一定的浮力,慢慢下潛後,到達海水密度比較小的地方,就會突然下沉,造成艦艏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