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中俄海軍崛起怎辦?美國重啓「海狼級」核攻擊潛艦建造計劃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現爲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近期美中2+2會談甫結束,在政治與外交上開啓直球對決,然美國重啓新的軍事部署早已開始;美國海軍海狼潛艦(Seawolf-class)是目前全世界公認性能最優秀的核動力攻擊潛艦,它的設計原本就是針對冷戰時期的蘇聯核彈道飛彈潛艦,不過美國僅生產3艘。

1980年蘇聯從「沃克」(Walker)家族情報間諜圈收到消息,美國海軍可以經由的螺旋車葉所產生的噪音追蹤其潛艦;因此前蘇聯不斷尋找更先進的機械裝備來製造更靜音的車葉;1981年日本東芝公司經由挪威的Kongsberg公司出售前蘇聯當時最先進的銑牀(九軸CNC銑牀)。

▲美國首艘海狼級核攻擊潛艦(SSN-21)。(圖/翻攝於維基百科/U.S. Department of Defence)

1980年代中期,蘇聯的所製造的心型車葉開始嶄露頭角,新型阿庫拉級核潛艦所產生的「寬頻噪音」(steep drop in broadband acoustic noise profiles)大幅下降,且阿庫拉級潛艦的操作深度遠高於美國海軍的一線洛杉磯級潛艦,阿庫拉級潛艦的操作深度可以達到2,000英呎(610公尺),而洛杉磯級潛艦僅650英呎,雙方優勢立即翻轉。

「海狼級」潛艦爲對抗蘇聯而生

爲了對抗蘇聯阿庫拉級核潛艦的威脅,美國海軍開始研發「海狼級」核攻擊潛艦,其設計採用HY-100鋼板的合金船體設計,厚度約2英吋,HY-100鋼板的強度比洛杉磯級使用的HY-80鋼板高出約20%,可以承受更大深度的海水的壓力,操作立即提升至2,000英呎,而破裂深度估計提高到2,400至3,000英呎之間。

海狼級潛艦相較前蘇聯或是現今的俄羅斯各型和潛艦的最大優勢,其實並不在於武器飛彈,而是「靜音能力超強」、「聲納偵測精準又遠」和「高速前進部署」。海狼級潛艦相較前一代潛艦設計,全長減短7英呎僅353英呎(108公尺),寬度卻增加了20%增寬40英呎(12公尺),潛航排水量增加至12,158噸。

▲參加美日太平洋聯合軍演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圖/翻攝於維基百科/U.S. Navy)

海狼級潛艦由一部「西屋」(Westinghouse)公司所生產的 S6W核反應爐提供動力,驅動兩臺蒸汽渦輪機(steam turbines),總功率達到52,000軸馬力,使用噴射水泵推進器,水面航行速率18節,水下最大速率35節,最佳靜音速率約爲20節。

海狼級配備BQQ-5D聲納系統,該系統具有直徑爲24英呎弓形安裝於艦艏的球形有源和無源陣列聲納,以及寬孔徑的無源舷側陣列聲納,並安裝以TB-29A改良型的拖曳陣列聲納系統,並配備BQS-24聲納系統,用於探測近距離的水雷或物體。

該艦最初的作戰系統是採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的BSY-2,該系統使用由70個摩托羅拉(Motorola)68030處理器組成的網絡,該處理器與早期麥金塔(Macintosh)電腦的處理器相同,現已被更先進的AN / BYG-1武器控制作戰系統所取代。

▲海狼號的艦首球型聲納陣列:上方的大型圓球是直徑24英(7.315m)的被動聲納陣列,下方連接在一起碗型陣列的是主動陣列聲納。球型被動陣列聲納外部則架設了低頻被動聲納的陣列(三層)。(圖/翻攝於SlidePlayer/Undersea Warfare)

擁有8具魚雷管,最多可攜帶50枚Mark 48重型魚雷、潛射魚叉反艦導彈和戰斧巡弋飛彈,部分也可以替換爲水雷。

根據美國海軍分析指出,海狼級潛艦在水下全馬力高速航行時的噪音,要比改良型洛杉磯潛艦低10倍,而靜音程度卻比舊型的洛杉磯級潛艦高出70倍;所以她能夠以過去潛艦兩倍的速率,於水下寂靜地航行快速前進。

太貴又無對手 美國曾減量停產保技術

海狼級潛艦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貴,海狼級潛艦原計劃的總經費估計爲12艘潛艦330億美元,當前蘇聯1989年瓦解後,瞬間美國的威脅不在,瓦解後的蘇聯於1991年終止的阿庫拉級核潛艦和後續新潛艦的建造,因此美國決定將計劃縮減爲3艘耗資73億美元。

▲美國海狼級第三艘「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號核潛艦。(圖/翻攝自維基百科/Michael Smith)

海狼級的第三艘「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號,進行的若干修改,使其能夠支持秘密的特種作戰,艦長增加100英呎,該船段部分稱爲「多任務平臺」(MMP, Multi-Mission Platform),能夠在水中發送和回收遠程操作的載具/無人水下航行器以及海豹突擊隊和小組所需的裝備,她最多可搭載50位海豹突擊隊員或其他附屬的裝備,其還具有前後輔助操縱裝置,可進行海底電纜竊聽和其他間諜活動等情況下的精準操作。

面對「新對手」 美國重啓海狼級潛艦產線

21世紀的美國重新定義新的對手:再次強大的「俄羅斯」和逐漸崛起的「中國」;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Adm. Phil Davidson)於國會報告時即曾指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比2008年增加至少3倍壓力,多來自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因此決定特別必須強化水下海權的絕對主導和掌控的能力。

2019年12月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Cable News Network)報導指出,美國羅德島州聯邦參議員傑克裡德(Sen. Jack Reed)於12月2日透過推特表示,美國海軍將投注222億美元(約新臺幣6771億元)經費,增購9艘新型「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艦(Virginia class),以強化水下戰力的不足,預計在2025至2029年期間交付美海軍。

該新型潛艦與現服役的有所不同,將升級排水量至10,000噸,艦長增加至140.2公尺,擁有12座垂直髮射系統(VLS),原可裝載28枚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和Mk- 48型魚雷,將增至40枚。

▲MK-48 Mod6 AT重型魚雷。(圖/翻攝自軍事縱橫)

同時也在合約內保留建造第10艘選擇權,一旦動用足夠的預算總金額將上看240億美元(約新臺幣7320億元)。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情資中心前主任切斯特(Carl Schuster)對此表示:「此一增購可視爲美國對中國在西太平洋擴張海權的最新迴應,中國海軍的實力不斷升級強化,讓美軍必須要有所迴應,雖然不是將中國視爲敵人,但仍需要進一步深入觀察監督。」

由於俄羅斯重新塑造北方艦隊,北約組織對於俄國潛艦在巴倫支海、北極海的活動越趨警覺;就在美國與俄羅斯角逐北極海控制權之際,挪威重啓了一個冷戰時期的秘密核潛艦基地:「奧拉夫斯韋恩」(Olavsvern),該基地於2002年關閉,爲了與俄羅斯修復關係,曾經於2015年被租給俄國天然氣公司及其他國營企業的地震研究船使用。

該基地位於挪威北部城市特羅姆瑟(Tromso)具有深水碼頭,能夠停泊核潛艦,距離俄羅斯邊界僅約350公里。

依據媒體澳洲人報》2020年10月13日的報導,奧拉夫斯韋恩基地將開放給美國3艘海狼級潛艦進駐,在報導的前幾周,美國已派遣前資深官員前往基地視察,10月9日挪威國防部長通過許可協議,除挪威本身之外,將允許美國國防部及北約盟國使用該基地。

▲「波塞冬」(Poseidon)潛射核魚雷。(圖/翻攝自NAVAL NEWS)

美國意識到俄羅斯海軍核潛艦實力正在逐步恢復,除了在大西洋的活動次數,已增長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且近期俄羅斯最新型改進型「亞森-M級」第4代攻擊型核潛艦「新西伯利亞號」已於2019年12月下水,而所研發的「波塞冬」(Poseidon)潛射核魚雷(亦稱戰略水下無人潛航器)可在水下3,128英呎發射、其可攜帶千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此外,中國海軍潛艦數量也在持續快速增長,明顯對美國西太平洋海域的海上霸權形成威脅。

爲了遏制中俄海軍的潛艦,如今美國海軍開啓新型的「海狼級」核攻擊潛艦的建造計劃似乎勢在必行,目前計劃暫時命名爲「SSN(X)級」,預定2030年代設計問世,並期望以每年2艘的速度建造30艘,惟依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指出,新型潛艦最終建造單價可能更加昂貴將高達55億美元。

中國現今建造最新的核潛艦技術與美國的海狼級核潛艦,或許仍有至少20年差距,然中國目前仍在急起直追當中,其速度之快令美軍憂心,然最關鍵的重點仍是「有沒有錢」!

(作者爲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劃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劃督導官,現爲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着有《解析臺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熱門點閱》

莊春發/8趴數位廣告收入給全美媒體!政府怎看谷歌臉書吞噬多數收益?

李沃牆/各國貨輪「大排長榮」 紙漿斷貨恐再掀「衛生紙之亂」

趙春山/臺海僵局何解?兩岸應共同探索一條「合作共贏」新路

► 軍事家/踹破美國航母防線?轟炸機抗美大戲 40年前就演過了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