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臺軍售 超越ABCD

F-16A/B和C/D型戰機的採購案,最近在國內吵得熱鬧,國際間也有不少討論;美國賣或不賣、中共嗆聲大小、臺灣買或不買,不僅都在各自的內部激起論辯,議題觸及三方關係更是盤根錯節,絕非簡易如ABCD。尤其,美、中、臺三方的表裡虛實,當然有許多「不足爲外人道」的複雜謀算;另外,當大衆關注的焦點多集中在F-16各型戰機時,似乎又忽略了整體國防更爲重要的其他議題。

美國當然有其精算和難言之隱。F-16A/B升級總值近五十九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反映了美國現階段以維繫北京關係爲主的優先性。歐巴馬政府當然希望滿足軍火商國會議員、增加德州選票、減少失業和聯邦赤字,或許連「臺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武器高科技機密流失的風險」都已過磅;但是,奈何海外戰事懸而未止、國債和預算赤字又居歷史新高,因應中共國力崛起,如若此刻美中在政、軍、經、貿關係方面交惡,對美國利益無異雪上加霜。

中共也有謀略估量和虛實算計。雖然明知六十六架F-16C/D不會扭轉兩岸軍力平衡,也清楚一四五架F-16A/B僅是舊機升級組裝,但是北京對臺灣統獨走勢的期盼、選情影響的拿捏、美國霸權踩線的警告、中國大國尊嚴的捍衛,都是必須對軍售做出姿態、適度提醒美方審慎處理的原因。畢竟,華府對臺軍售,不僅「干涉內政、損害主權」,又似乎推遲了臺灣「迴歸祖國」的時間表。

臺灣內部關於此次軍購論爭激烈,各方「利害關係團體」都有城府,表裡的真假虛實很難對外坦言交心軍購案已經無可避免,必將成爲總統大選藍綠攻防的議題。此外,無論是該不該購買F-16C/D、F-16A/B升級項目如雷達、械彈和電戰功能的強弱,甚至對美應該表達感謝或遺憾,各界都有意見上的交鋒;基於思考軸線的差異,自然譜出不同的聲音曲調

事實上,就在國內聚焦F-16軍購案的同時,美國也正以F-35和F-22型機汰換F-16、F-18機隊。弔詭的是,由於美軍刪減採購數量,F-35目前單機價格已達一億五千六百萬美元,F-22戰機單價更可能高達三億四千二百萬美元;令人咋舌的天價,可能使F-35和F-22從此成爲有人駕駛的末代戰機。相對而言,歷經多年實戰檢驗,美國僅在阿富汗及伊拉克戰場的無人飛行載具,即已累增至七千餘架;同時,美國也投注可觀經費,積極研發地面及水下無人載具的軍事用途。

國力和國防預算懸殊,我們無法追逐美式戰法,也不能盲目與對岸軍備競賽。其實,歐洲十年前即已示警,美式高科技作戰的耗費不是任何人皆可仿傚;歷經戰火試煉的英軍準則,因此被推薦借鏡。此外,即便是恐怖組織,其也不斷研發適切戰法和蒐羅新式武器,他們的戰具包括:GPS精準定位的迫擊炮、造成美軍最多傷亡的「精準導引炸彈」─自殺炸彈和簡易爆裂物。因應臺海安全,我們或許不宜完全師法英軍和恐怖組織;但是,長期向外軍購的經驗教訓清楚告訴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程度自主研製的軍備;畢竟,大衛是靠甩石索攻擊性武器,打敗巨人利亞

兩岸互利共生或未來自然和平融合,應是兩岸多數人所樂見;然而,當對岸仍堅持以武促統逼和之際,我們也必須逐步落實「刺蝟毒丸或固若磐石」戰略,掌握紮實有效的不對稱戰法與戰具,讓敵人不敢輕啓戰端

綜而言之,治國以正,用兵以奇,軟硬實力兼蓄活用方能成其巧。臺灣夾處兩強之間,當然要探究虛實,掌握生存之道。因應有限資源,國家戰略的目標、手段與方法,國土防衛的策略、戰法和戰力,武器裝備的成本、效益和籌獲,都應仔細審度。因爲,各種選項經費龐大且都有其利弊得失,改弦更張的沉澱、轉換成本更難估算。面對廿一世紀的國防,敵我雙方決策與工具選擇的正確高下,不但影響相對戰力,更左右國家磐安。

(作者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並在政治大學外交所講授戰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