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飯血糖還是飆?醫破2迷思:少餐多量更危險

醫師翁瑄甫提到,很多人以爲沒吃飯就不會升血糖,卻忽略了很多食物也都富含糖類。(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飲食方式與血糖關係密切,但其中卻也存在着許多迷思。對此,北醫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翁瑄甫提到,很多人以爲沒吃飯就不會升血糖,卻忽略了像是番薯、芋頭、玉米、南瓜等,都屬於含糖類豐富的五穀雜糧類食物,要注意適量攝取;另外,他還說,少餐多量更危險,易造成血糖波動大,改成少量多餐才正確。

醫師翁瑄甫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在診間常會遇到病人抱怨,明明一天只吃一到兩餐,也都沒有吃飯,已經這麼犧牲了,怎麼還是控制不住血糖?他則說,每個人都有盲點,病人沒說出口的、沒意識到的問題往往是最可怕,並點出其中2大錯誤觀念。

翁瑄甫接着說明,其一是主食不是隻有米飯,包括麪食、饅頭、水餃、麪包、餅皮、番薯、芋頭、小米、玉米、紅豆、綠豆、南瓜、山藥、糙米、糯米、五穀米、十穀米、麥片、谷片等,全部都是糖類,要注意適量攝取。

另一是少餐多量更危險,翁瑄甫指出,用餐次數少不代表吃得少,搞不好總進食量比正常吃的人還多,易造成血糖波動大;除此,餐間的「點心」也是進食,卻往往是最不健康的食物,務必要儘量少吃。他強調,少量多餐纔是更健康、幫助血糖穩定的良好生活習慣。

國健署曾提醒,有些糖尿病患者以爲只要不吃飯就可以控制、降低血糖,因此就不正常吃飯,但此舉反而無法控制血糖,甚至增加健康危害風險。因當身體中的糖類不夠時,身體便會以蛋白質作爲能量的來源,而使得蛋白質無法進行促進身體的生長髮育、修補組織的功能;同時在脂質氧化的過程當中,也必須要有糖類的參與,脂質才能完全氧化,不然會產生過多的酮體,造成酮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