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打疫苗、晶片恐致腫瘤?謹記「321準則」可降低風險

▲動保處提醒,替貓施狂犬疫苗時,應避免施打於肩胛,且每次應在不同部位做施打,才能降低腫瘤發生機率。(圖/取自北市動物保護處)

記者黃琬茹綜合報導

臺北市寵物登記新制自7月起上路家貓得執行寵物登記、植晶片及施打狂犬疫苗等措施違者開罰。但許多飼主擔心施打疫苗可能造成注射部位腫瘤,對此,動保處表示,注射疫苗後出現腫瘤的情況約只有5000分之1,但一旦感染狂犬病犬貓死亡率是百分之百,呼籲飼主不要因小失大。

臺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費昌勇表示,依據美國經驗,80%的疫苗注射率幾乎能撲滅都市型狂犬病,因此提升動物狂犬病疫苗的注射率相當重要。當犬貓疫苗注射率達70%,即可有效防堵狂犬病疫情於動物及人類傳播

北市動保處建議,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時避免注射於肩胛間、應選擇四肢腹部外側;注射部位應輪替,並以圖示記錄手冊病歷中,即能避免因相同部位反覆注射而增加腫瘤的風險,並謹記321準則腫塊存在超過3個月、直徑超過2公分、或注射1個月內持續變大須立刻告知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