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豬肉避開這部位!肉販曝「恐有病變瘤」 惡臭如排泄物

一名曾在豬肉攤工作過的網友表示,買豬肉時儘量避開一部位。(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許多人喜歡去傳統市場買豬肉,不僅可以買到較新鮮的肉,還能請老闆幫忙處理,一名曾在豬肉攤工作過的網友建議,最好避免買「肩胛肉」,也就是俗稱的梅花肉或胛心肉,因豬隻打針通常都會選在該部位,可能會產生病變肉瘤,若肉販沒處理好,消費者就會一起帶回家,其臭味堪比排泄物。

原PO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一般人都認爲梅花肉的肉質軟嫩、油花分佈均勻,但很不幸的是,該部位是豬隻「打針的首選」,而每隻豬打針後出現的情況不盡相同,可能出現綠色、淺綠、淡黃色等不同肉瘤,有些呈現粉狀、膏狀,甚至是水狀,其中以綠色膏狀的味道最難聞,「像排泄物一樣臭」。

該名網友表示,梅花肉雖肉質軟嫩,但購買時要特別注意。(圖/爆廢公社)

他進一步說明,通常肉販會將這些肉瘤割除後纔拿出來賣,但偶爾也會有腫瘤藏在內部難以察覺,並非肉販故意想要欺騙消費者,只是沒有處理乾淨。原PO估算,大約有6、7成的豬都會出現病變腫瘤,相當普遍,「肉販見怪不怪」,都會盡力剃除乾淨。

因此,原PO建議消費者儘量食用完整肉塊,少吃加工肉或絞肉,因生肉完全無法造假,賣不完冰過的豬肉也很容易辨識。原PO指出,夏天最佳去市場採購豬肉的時間是6~8點,這時通常肉販已處理好肉品,可以專心做生意,且天氣尚未變熱,肉還很新鮮,太晚去肉攤報到,熱門部位恐怕早被搶購一空。

毒理專家招明威過去曾在臉書發文表示,豬隻也有個體差異,因此人類飼養時會使用食品添加物、抗生素、動物用藥等物質,多少會引發豬隻產生某種脂肪堆積,不過招明威認爲,臺灣養豬技術不錯,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不健康的東西(抗生素、動物用藥等)超標機率不高,若把粉瘤去除,其他部分應該還是可食用無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