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2.1萬億IPO暫停:股東和員工的財富夢想擱淺

(原標題:螞蟻2.1萬億IPO暫停背後:一場失落的財富盛宴

IPO被叫停後,螞蟻集團短期內重啓IPO的概率變小,原始股東的退出也被延後

曾有望問鼎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變故。隨之而來的是,高達2.1萬億元的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螞蟻集團先是以驚人的速度推進IPO進程,拿到科創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達2.1萬億元;然後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風口突變,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會和一夜叫停的強烈對比,令這家獨角獸企業迅速站上風口浪尖。

“螞蟻集團年盈利超20億美元,看起來並不缺錢。之所以今年選擇上市融資,背後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資股東的推動。”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財經記者

“那些着急(推動螞蟻集團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槓桿進去的,不上市無法變現,還要還利息。”一位業內觀察人士亦對《財經》記者稱,“這些人真的變螞蟻了,不過是在熱鍋上。”

一位金融領域專業人士則對《財經》記者表示,投資股東在背後推動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螞蟻集團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於國內資本市場對外展示註冊制的一種需求,即不僅海外市場可以讓大型創新型獨角獸上市,國內資本市場也具備這種條件。

而螞蟻集團IPO被暫停,除了監管層出臺的網貸新規將對公司業務和估值產生重要影響外,有業內人士認爲,這背後可能也涉及到螞蟻集團股東和各方的博弈、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羣中存在的穿透霧等。

“拆解螞蟻集團的原始股東,堪稱豪華,主要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阿里系和他們的“親朋好友”;第二類是國內具備很強實力的投資機構;第三類則是一些頂級海外投資機構,如新加坡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淡馬錫等。”張孝榮稱:“這些機構的投資手筆,動輒上億。”

此外,“螞蟻集團股東背景較爲複雜,其龐大的股東羣背後的最終穿透問題,並不明晰。”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表示。

對此,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也曾指出,“金融市場能夠有效運轉的基礎條件,首先要求信息對稱,但投資者跟融資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對稱。因此,需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等,讓信息變得透明。”

劉鋒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螞蟻集團是一傢俱備創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寶提供的貸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與此同時,它的網貸業務風險也確實需要防範。目前監管層出臺的網貸新規正是爲了防範網貸行業爆發大的金融風險。”

原始股東財富兌現遇阻之際,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基金認購的大批投資者們,則在糾結是否在有效期內贖回資金。有部分投資者表示將堅決贖回,還有一些投資者則意識到,戰略配售基金賺不賺錢取決於基金中90%的資金如何投資,而不是擬投資螞蟻集團進行戰配的10%。

IPO被叫停後,螞蟻集團短期內重啓IPO的概率變小,原始股東的退出也被延後。《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金融領域人士均表示,短期來看,螞蟻集團重啓上市比較難,目前還難以判斷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啓IPO。

日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外表示,螞蟻集團何時上市,取決於政府如何重組對於金融科技企業的監管框架,也同樣取決於企業如何應對監管環境的變化。

一位證券行業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是不用擔心螞蟻集團何時上市的。

2.1萬億財富盛宴前奏:股東陣容豪華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爲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這家公司被命名爲“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彼時,阿里集團旗下的這隻“小螞蟻”正式登臺亮相。

六年後,這隻“小螞蟻”成長爲一頭“大象”——估值達2000億美元的螞蟻集團。

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正式宣佈,啓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此後,其上市進程快速推進。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請,至9月18日,螞蟻集團首發上會且成功過會。從提交IPO申請到成功過會,螞蟻集團僅用時25天,其衝刺科創板IPO的速度創下歷史紀錄。

2020年10月26日晚間,螞蟻集團公佈定價,A股發行價確定爲每股68.8元,香港發行價格確定爲每股80.00港元,這意味,其總市值高達2.1萬億元。

2.1萬億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場爲例,螞蟻集團公佈定價時,A股市場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爲貴州茅臺(600519.SH),其總市值爲2.06萬億元。這意味着,如能成功上市,螞蟻集團有望超越貴州茅臺,一躍成爲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長之路,從其幾年間的估值變化可見一斑。2015年,螞蟻集團A輪融資時,其投後估值約爲2600億元。僅僅時隔五年,其估值幾乎躍升爲此前的8倍,達到2.1萬億元。

與很多科技企業持續燒錢、上市時仍在虧損不同,螞蟻集團已實現連續盈利且年盈利規模達上百億元。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螞蟻集團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69.51億元、6.67億元和169.57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爲-90.40%和2442.06%。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業績更爲驚人:螞蟻集團今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1181.91億元,同比增長42.56%,主要來自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的增長;實現毛利潤695.49億元,同比增長74.28%;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8.13%增長至58.84%。

儘管螞蟻集團火速過會並創下全球最大IPO募資紀錄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劉鋒看來,其選擇的上市時機並不是一個好時機。因爲趕上了美國大選、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發的一些債務危機。

《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爲,螞蟻集團之所以選擇今年衝刺IPO,可能受到背後原始股東的推動。

至於股東急於在今年變現的原因,張孝榮認爲可能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國內對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螞蟻集團的一些外資股東希望儘早變現;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股東對於未來經濟的發展預期較爲悲觀,希望在經濟寒冬來臨之前,先落袋爲安;三是出於對中美關係的擔憂。此前,外媒曾報道稱,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府曾考慮將螞蟻集團列入貿易黑名單。如果這一措施落地,將會影響螞蟻集團上市時的估值。

提及螞蟻集團上市前的原始股東,其陣容堪稱豪華,既有全國社保基金、中郵集團等“國家隊”,也有中國人壽、新華人壽等保險資金,還有劉永好、史玉柱、王中軍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東尚未穿透到底層的私募基金。

“螞蟻集團的股東中,可能還隱藏着更多鮮爲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對《財經》記者稱:“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權穿透是比較難的。”

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其持股較爲集中,前十大股東合計持有93.36%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網絡科技公司持股32.64%,爲第一大股東。阿里系高管及內部員工持股平臺杭州君瀚股權投資企業(下稱“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權投資企業(下稱“杭州君澳”),分別持股29.8%和20.65%,爲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員持有螞蟻集團大約83%的股權。除此之外,前十大股東中還有全國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置付(上海)投資中心等。

據《財經》記者此前瞭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權是過渡結構,最終會過渡成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持股40%,包括阿里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持股60%。

目前,馬雲爲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螞蟻集團在回覆上交所問詢函時曾披露道,馬雲通過杭州雲鉑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間接控制公司50.5%的股份,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根據相關章程及協議,在杭州雲鉑股東會相關決議事項上,井賢棟、胡曉明及蔣芳爲馬雲的一致行動人。

此前業界預計,螞蟻集團的上市將帶來新一輪造富運動,一大批千萬乃至億萬富翁將由此誕生。馬雲、螞蟻集團衆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員工均將從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員工持股外,歷經多輪融資,螞蟻集團背後還有一大批投資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國人壽等,還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國開金融、建信信託等。在2018年的融資中,螞蟻集團還吸引了大批海外資金進駐,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凱雷投資集團等。

相對這些早期進入螞蟻集團股東羣的投資人,在螞蟻集團正式開啓申購時,一大批機構和投資者們也爭相搶購其新發股份。僅在A股市場,其新股申購資金規模就高達19萬億元,超額認購倍數超過800倍,最終中籤率僅0.1267%。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螞蟻的股東們卻未能等來上市鐘聲。隨着11月3日晚間,上交所宣佈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隨後螞蟻集團在港交所公告,暫緩H股上市,這場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戰略配售基金:從火熱銷售到B類退出

螞蟻集團IPO衍生出的另一臺大戲,就是五隻創新未來戰略配售基金。“一元錢就可以做螞蟻股東”,“明星經理管理”……稀缺題材+明星基金經理+全方位宣傳,共同成就了這場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難得的“破圈”機會。

從申報、審批到發行,五隻基金的速度可謂“閃電”:9月10日,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五家基金公司一齊上報“創新未來”主題基金,引發市場關注。僅僅一週多的時間,五隻基金便正式獲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發佈招募說明書。與此同時,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註冊稿官宣,五隻基金將與此前成立的戰略配售基金一同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

接下來的幾天,基金廣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公交車站、樓宇電梯間輪番播放。“到處都能看到廣告,感覺像提前過了‘雙11’。”一位投資者回憶道。

9月25日凌晨,五隻基金開售。一組極具電商色彩的銷售數據是:“2分鐘時間就賣出10億元。僅1小時,5只基金賣出102億元。”排在首位的易方達創新未來率先達到120億元銷售限額,提前結束髮行,“一日售罄”。

時值國慶,發行宣傳橫跨整個假期。五隻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寶開設了118場直播爲新發基金路演,累計觀看超7000萬人次,假期內也輪番上陣爲投資人答疑。華夏基金國慶8天連播,每天直播4小時,匯添富基金則在9月25日連續直播11個小時,基金經理還親自做客直播間,創下單場最長理財直播紀錄。

10月8日晚間,五隻創新未來基金全部募集結束。相關數據統計稱,5只基金累計超千萬人認購,相當於每秒鐘有8個人購買。按照600億元的總規模,基金人均投入僅6000元,成爲史上最普惠的新發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消息一出,越來越多的基金投資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數基金投資者都是衝着螞蟻來的。“不買螞蟻股票,這個產品就失去了核心價值,產品已經變質,就該退貨。”有投資者如此表態。

實際上,部分投資者所理解的“核心價值”,並非基金真正的“核心價值”。從投資組合比例來看,參與螞蟻戰配的部分只佔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纔是真正決定基金表現的關鍵因素。並且,這批基金是股票投資不低於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們本質上是一款打着螞蟻戰略配售旗號的高風險產品。

業內人士評價,回看螞蟻集團和五隻基金的前宣,打上“參與螞蟻戰配”的標籤卻只佔實際組合的10%,相當於用螞蟻IPO一事給投資者的預期加槓桿。用10%的倉位撬動了一場全民高風險投資盛宴,也埋下了預期落空後的隱患。

投資者的預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據《財經》記者對相關基金投資者羣體的抽樣調查(樣本數量超過100人),超過70%的基民認爲應該退錢,約有兩成基民認爲至少應該打開申購贖回。

證監會在11月5日晚間對此表態,隨後易方達、鵬華、中歐、匯添富、華夏五家基金公司統一公告了優化方案:申請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資者在場內進行賣出。

對於上市轉讓的方案,投資人很難滿意。市場人士認爲,轉託管的業務陌生且複雜,對新進場的基金投資者來說難度太大,且上市之後大概率折價。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個折中方案,未來是否開放贖回還是未知數。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陸續發佈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設B類份額,投資者可以按基金份額淨值退出。與此同時,五隻創新未來基金仍按11月5日的聲明,申請份額上市交易。

至此,投資者的退出訴求得到解決,關於創新未來基金的爭議暫告一段落。

從後視鏡裡看創新未來基金,褪去的不僅是參與螞蟻戰略配售的光環,更經歷了一場“加槓桿”的瘋狂和“去槓桿”的陣痛。

放下參與螞蟻戰配的預期後,投資者們開始重新審視五隻基金。是去是留,意見開始分化。《財經》記者瞭解到,一些投資者表示將堅決贖回,“相信基金經理的話不如直接買開放式基金,沒必要封閉一年半”。還有的想套利,“贖回後再買回來,還能賺差價(因爲二級市場大概率折價)。”更多人開始意識到,賺不賺錢取決於90%,而不是那10%的宣傳由頭。

目前五隻基金均已開始建倉。“由於11月23日-12月22日期間有一個月的退出選擇期,爲了應對贖回壓力,應該會對倉位進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從業人士分析道。

暫停上市背後:各方財富暫落空

在被暫停上市後,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是,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螞蟻集團的股東們還有沒有在資本市場上變現的機會?

多位受訪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螞蟻集團IPO和暫停上市背後,是股東和各方牽涉者之間的一場大博弈。

《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金融領域人士均表示,短期來看,螞蟻集團重啓上市比較難,目前還難以判斷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啓IPO。

關於螞蟻集團龐大股東羣的穿透問題,可能也會成爲其未來符合上市條件時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前述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其最終股權穿透圖可能不會公之於衆,但是監管層需要掌握這些信息。”其進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術手段,股權穿透雖然複雜,但並非不可實施。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股權穿透都是比較明晰的,而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來,近年來,公司上市後大批的減持變現,是影響公司難以做大做強、中國資本市場難以成長的原因之一。

隨着2.1萬億市值的龐大IPO項目被叫停,螞蟻集團原始股東和員工們預期可實現的財富夢想,暫時擱淺。

根據螞蟻集團公開資料,2015年- 2018年間,公司進行了多次融資。

A輪融資發生於2015年6月至8月期間,當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上海衆付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北京中郵投資中心、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春華資本等12家投資者參與了螞蟻集團的融資,這些股東合計出資192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公司投後估值約爲2600億元。

2016年5月,螞蟻集團進行了B輪融資。彼時,置付(上海)投資中心、中國人壽、上海麒鴻投資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資者參與了該輪融資,其合計出資291億元。此次融資完成後,螞蟻投後估值約爲3900億元。

2018年,螞蟻集團在境內外進行了兩輪融資。在境外,螞蟻國際引入了包括淡馬錫在內的45家境外投資機構,螞蟻國際向這些機構合計發行了18.38億股,交易對價爲103億美元。在境內,其向北京創新成長企業管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北京千舜投資公司等融資218億元,投後估值升至9600億元,摺合約1500億美元。

按照A輪投資者的投入資金和螞蟻集團最終估值測算,如螞蟻集團此番能順利上市,A輪投資者五年投資收益有望達到10倍,從192億元漲至1920億元。

對於那些期望依靠股權激勵獲得資產增值的員工而言,數百萬財富也暫時化爲泡影。

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曾計劃對員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其中,擬在上市後通過增發或回購等形式,以不超過9.14億股股份用於未來約4年的員工激勵,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使用不超過8.22億股,上市後H股激勵計劃使用不超過0.92億股。與此同時,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還將額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過3.96億股股票。

按照螞蟻集團A股68.8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發行價計算,這些擬激勵股權的市值有望達到900億元。

假設這部分股權全部授予螞蟻集團當前1.66萬名員工,則每人可分得540萬元。那些持股數量較多的高管們,損失則遠高於這一平均數字。

在上市前夜,最後一輪接盤的投資者們,可能是螞蟻集團股東中失望最小的一羣人。

11月3日晚,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後,投資者認購的資金退款問題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螞蟻集團公告,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連同1.0%經紀佣金,0.0027%香港證監會交易徵費以及0.005%香港聯交所交易費)將不計利息分兩批退回。

11月5日晚間,螞蟻集團發佈公告稱,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按照投資者繳納的新股認購資金及相應的新股配售經紀佣金(如有)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投資者。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於2020年11月6日啓動退款程序,相關資金於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資者認購的股份將於2020年11月6日註銷。

中籤的投資者對此反應不一,有投資者表示,打新螞蟻集團,中一簽繳款3.44萬元,預期上市後可以翻倍,這一預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點大。但也有投資者比較慶幸:螞蟻集團在遭遇監管之後,上市股價表現可能不如預期,如果上市後破發,損失會更大。

至於原始股東們的退出問題,一位證券行業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是價值投資者,是不用擔心螞蟻集團何時上市的。有一個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買不買?如果不買,那麼這就不是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