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領職缺資訊不足 專家籲成立公正轉型基金因應

臺大風險中心今天舉辦「2024臺灣公正轉型調查發佈記者會」,專家指出,國內綠色職缺資訊仍然不足,建議成立公正轉型基金,增加綠色轉型中的勞工工作機會與職訓補助,以及補貼中低收入戶者的電價、交通費與生活費用等。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大風險中心今天舉辦「2024臺灣公正轉型調查發佈記者會」,其中有43.0%受訪者認爲,綠領與現有工作相薪資會較好,但有高達85.1%受訪者認爲如果因爲轉型導致失業,政府應全額補助職訓。專家指出,國內綠色職缺資訊仍然不足,建議成立公正轉型基金,增加綠色轉型中的勞工工作機會與職訓補助,以及補貼中低收入戶者的電價、交通費與生活費用等。

本次調查針對政府推動淨零排放造成的工作轉變及綠色職缺上,43%受訪者認爲與現有工作相比,淨零排放所創造的新工作薪資會較好;但也有85.1%受訪者認爲,如果減碳政策導致個人失業,除了失業給付,政府應全額補助職業訓練。

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COP 29決議實施全球碳交易機制,臺灣也即將啓動碳定價機制,也就是徵收碳費,在全球淨零排放驅動的經濟社會影響下,作爲全球重要產業分工鏈的臺灣,產生了不確定性的衝擊。建議政府呼應COP 29成立成立氣候社會基金(公正轉型基金),補助企業開發減碳技術、協助中小企業減碳與創新、增加綠色轉型中的勞工工作機會與職訓補助,並補貼中低收入戶者的電價、交通費與生活費用。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表示,國內多數企業還沒開始碳盤查,90%以上中小微型企業對政府政策也並不清楚,很多創新技術臺灣現階段並沒有,投資研發創新技術的經費可能比建一個新廠還要多。這次調查顯示,學歷較高的青年對躋身綠領人才的機會相對較高,但對中高齡、基層和邊際勞工而言,技術培訓上就較難接受綠色職缺的培訓,很可能會在轉型中被漏接。

戴國榮建議,高碳排產業應優先推動公正轉型,並後續參酌勞動部「勞動議題框架性指引」,以建立標竿產業及企業;針對受影響產企業、弱勢族羣提供經費補助,協助產業轉型及勞工就業,減碳責任不可轉嫁勞工。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說,目前綠色職缺資訊不足,政府應積極接軌各國落實公正轉型的機制,積極推動三方社會對話機制法制化,並且讓轉型中的綠色職缺接軌國際標準的尊嚴勞動,切勿在轉型之初拖沓政策腳步,只着眼於企業的淨零進度而讓公正轉型淪爲口號。

環境部表示,勞動部本身也有在進行相關職訓,「氣候變遷因應法」已明列溫管基金的13項用途,其中一項就已經包含協助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動公正轉型,是否要再創立一個基金恐怕有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