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民/兩岸交流何必制度化 自發交流潛力更大
文/劉國民
兩岸交流與兩岸關係,總體上來說是非正式的、民間的、自發的言行大有亮點,具有扭轉大局的功效。相反,正式的政治活動反而是有限的浪花,而且正式的、政治的言行往往阻力非常大,非正式的、非政治的言行從前到以後都會有很多亮點。
「由經入政」是近年來一個常見的帶有戰略觀的提法,推動起來的阻力確實很大。實際上,作爲對兩岸關係主要只剩下經貿的反思,除了「由經入政」還有「由經入文(化)」。甚至「由經入文」比「由經入政」更重要、更具戰略性,「由經入文」也可以間接迂迴地幫助落實「由經入政」。
同時,兩岸交流的「制度化」也常被提及,「制度化」往往被認爲更宏觀、更具規劃力和前瞻性。但歷史和實踐往往證明,這種制度化建構及其努力往往容易變成自說自話,推行起來阻力重重,兩岸交流到底要不要在宏觀面上制度化?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民進黨歡迎陸客來臺,520後朝自由行努力。
兩岸官方外的自發交流行爲其實比官方兩岸政策的意義更大,臺商20世紀80年代來大陸考察、經商,起初打着「探親」名義,是體制外的做法,無法律依據來保障,但卻撬動了兩岸關係大局。所以對兩岸關係,建構重要,自發也重要,要從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到尊重人文社會領域的自發規律。
要多鼓勵推動民間的自然對臺工作,在官方管道之外,釋放民間的潛力、創造力與創新力,這方面要避免再重演洋務運動時期官辦色彩過濃,工作無法植入文化深處和人心深處去的失誤。
●作者劉國民,長期關注臺灣政經及社會發展,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