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看了口水直流卻不能吃的食物 美食模型師靠巧手闖出一片天

<br>

記者黃彥傑臺北報導

食品模型職人莊維恩,大學念工藝畢業做過美編,踏入食品模型這一行,每個經歷都跟美感有關,做出一道道逼真的食品模型,靠的是一雙巧手及獨特的色感,逼真的作工,連日本職人都讚歎不已。

▲逼真的食品模型,靠的是莊維恩一雙巧手及獨特的色感,逼真的作工,連日本職人都讚歎不已。(圖/記者黃彥傑攝)

食品模型發源地自日本,這種食品模型不但能吸引顧客,也能展示店內的菜色,同時還解決了很多外國人點餐的問題,從此大受歡迎,食品模型便開始遍佈日本甚至是海外

▲模型製作不單單是翻模上色即可,「色感」的掌握,在這行是非常重要。(圖/記者黃彥傑攝)

回想當初踏入食品模型這行,「面試的時候拿了一塊豬排模型讓我上色,想說這對科班出身的我蠻簡單的,顏色調好倒進噴槍,快速上色完成。」之後回想,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我對顏色那樣熟稔。像是烤雞外表顏色,要表現出油亮焦黃,不單單只是上得很黃,要注意烤雞的紋路,調整顏色深淺,呈現出來的色澤也會大不相同,所以「色感」的掌握,在這行是非常重要。

▲食品模型製作需要繁雜過程,每個步驟不可馬乎,是一個很花精神跟時間工作。(圖/記者黃彥傑攝)

一個模型從無到有,需要將食物開模,再灌入原料送進烤箱加熱成形,在將成形的模型脫模上色,有時上色要層層堆疊,才能把模型做到精緻,每個步驟都不可馬虎,錯了就要重新來過,是一個很花時間跟精力的工作。

莊維恩從一開始進入日商食品模型公司到最後自行創業,臺日食品模型製作過程雖差不多,即便已經算是老鳥的她,任何食品模型對她來說都能輕易上手,有時也會遇到瓶頸,像是冰淇淋紋路、和果子透度,有些不是憑着手藝就能達到,原料跟技術有時佔很大因素

▲做出蛋黃流下來逼真的模型,靠的是熟練技巧與經驗累積。(圖/記者黃彥傑攝)

日本的材料品質遠遠勝過臺灣,莊維恩說:「日本人很保護自己文化,不會輕易將技術及原料賣給外國人」爲了讓自己技術更進步,遠赴日本找尋職人請教,他們一開始對外人排斥,加上又有語言隔閡,一年又一年拜訪,拿出作品跟職人請教,第三年他們被誠意感動,稍微指點了一下,雖然不多但都點出關鍵地方,原來很多細節都是平常注意不到的地方。這間中也認識到不同領域的職人,一個寫了50年招牌的師傅,不用打稿,稍微標示字體位置,筆沾了沾顏料,快速的將標示好的字體書寫完畢,整個招牌活了起來,這就是日本職人令人尊敬的地方。

▲在日本認識寫了50年招牌的老師傅,不用打稿,快速的將標示好的字體書寫完畢,整個招牌活了起來。(圖/記者黃彥傑攝)

莊維恩說,「熱情」是支撐她工作的是最大因素。有時做久了,身心都會疲憊,加上有些客戶拿着不是自己做的模型過來修改,過程中不是改完顏色那樣簡單,有時必須重新再翻模,將原本錯誤底色重新制作、上色,這樣才能把原本很醜的部分的跟自己做好的地方分出差異性,因爲細節纔是關鍵。

▲這碗麪線全是模型,香菜辣椒大腸肉羹.......精細程度讓人以爲是真的面線。(圖/記者黃彥傑攝)

日本師傅跟她說:「民衆看不出細節,只有我們知道,所以我們要把完美的作品呈現出去,讓人看不出真假,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她謹記着日本職人的話,持續不斷學習精進。她的作品讓大導演看上,製作出非常有創意的作品,並展示出來讓大家看,食品模型不單只是擺上櫥窗的模型,可以有創意、有想法,也有文創商機。莊維恩在一次偶然當中收到一封出版社來信,希望能邀她受訪,因爲她呈現的作品非常獨特,對方將她與臺灣25位各行業職人收進在書中,裡頭最年輕的她謙虛的說「能與這些職場高手收錄在一起,真的很榮幸,自己也會更努力,不會輕易放棄!」

▲▼食品模型不單只是擺上櫥窗的模型,可以有創意、有想法,開發文創商機。(圖/記者黃彥傑攝)

奶奶美麗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