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汽車前社長鈴木修去世,曾締造日本小型車巨頭
12月27日,鈴木汽車株式會社(以下簡稱“鈴木”)發佈公告稱,前社長、會長鈴木修因患淋巴瘤去世,享年94歲。鈴木修於1978年就任鈴木前身公司鈴木汽車工業的社長,並於2000年出任鈴木汽車會長。2021年,鈴木修卸任鈴木會長。在長達40多年裡,鈴木修主導公司經營,將鈴木汽車從接手時銷售額3233億日元的企業發展成爲銷售額達3萬億日元的企業。
在鈴木修主導下,鈴木汽車延續了suzulight和吉姆尼在日本汽車市場奠定的小型車優勢,堅持在乘用車領域發展小型車。上世紀80年代,鈴木汽車開始涉足中國市場,包括昌河、長安、哈飛等一批有軍工背景的企業引進鈴木的技術,並開始在國內生產鈴木小型車和微型麪包車,包括昌河CH730微曲面、長安SC112微卡等相繼問世。
上世紀90年代,小型車需求日益增長。爲了適應國內汽車工業發展需求,鈴木於1993年、1995年分別與長安汽車、昌河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在摩托車領域推出豪爵鈴木,成爲當時國內摩托車市場的主力;在汽車領域,鈴木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推出國產的奧拓、羚羊、雨燕、北斗星等車型。1995年,長安鈴木奧拓車型的國產化率已達60%。而昌河鈴木的產品線則涵蓋交叉型乘用車、轎車、MPV以及發動機等多個細分市場。在國內,鈴木最高年銷量一度突破20萬輛。
但步入21世紀後,隨着國內消費水平上升、SUV迎來黃金髮展期,鈴木小型車的產品路線不再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儘管在華面臨產品端帶來的壓力,但鈴木並未選擇調整產品矩陣,而是固守小型車市場。2018年,鈴木汽車退出中國市場。
離開中國市場後,鈴木將重心轉向印度市場,鈴木印度子公司馬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已成爲目前在印度汽車市場份額最大的車企。截至今年6月底,該公司在印度約有3900家經銷商。近年來,該公司的經銷商數量每年都在以約200家的速度增長。據悉,從2024財年開始,馬魯蒂鈴木計劃將每年的經銷商擴展數量提高至原來的2.5倍,即每年約500家,並計劃在未來6年內新增約2900家經銷商。到2030財年,馬魯蒂鈴木在印度的汽車經銷商數量增加70%,達到6800家左右。這些新增的經銷商將設立在印度人均收入水平日益提高的小城市中。
值得一提的是,鈴木目前同樣在發展電動汽車。今年10月30日,鈴木和豐田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馬魯蒂鈴木將向豐田汽車供應其首款電動汽車,並計劃於2025年春季開始在其位於印度的工廠生產這款電動汽車。該工廠計劃增加第四條生產線,僅用於生產電動汽車,年產能爲25萬輛。馬魯蒂鈴木曾表示,其計劃在全球範圍內供應這款電動汽車,包括日本市場和歐洲市場。
根據鈴木最新發布的生產報告,2024年11月鈴木的全球生產總量達到269674輛,同比增長2.7%。這也是鈴木在經歷連續六個月的下降後,首次迎來生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