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僅剩民間溝通 新局關鍵在陸

時序已過秋分,兩岸情勢清明時似因馬習二會春暖花開,但賴清德就職演說一席新兩國論,凍結和暖氛圍,遲至初秋未有樂觀發展。

首先,賴清德實鍾情唐吉軻德角色,中國習於對新政新人「聽其言、觀其行」,對賴毋庸蓋棺,即可認定:「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將篤定忠實貫徹初衷」。尤其賴最新談話,所謂「兩岸和平協議僅系一張紙,靠不住」諸語;賴亦大肆批評和平協議,並組織民間防訓對抗,且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接續昭示「居安思危、強化應變、按部就班」等要點,更可看出賴邏輯一致(舍和平協議取防衛韌性),加之顧問如曹興誠等反中色彩鮮明。至此,陸方與臺民皆可預期:藏不住內心情緒的賴任期內,對北京當局絕難和顏悅色,爾後兩岸只剩對抗,沒有對話。

其次,清初征臺前,施琅上諭「因剿寓撫」,對明鄭以戰逼和。中國近兩年自裴洛西訪臺以至賴就任後的一系列武力恫嚇,飛彈都已直接飛越臺灣領空,惟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臺灣民衆對於中國的海空立體包圍式操演,已至麻木無感。中國軍事武力除非進逼臺灣本島,否則難有實質震懾效果。

第三,大陸對臺一手棒子、一手胡蘿蔔,軟硬兼施已久,惟臺民對武力威脅毫不埋單。仁者以大事小,大陸對臺事務官員掛在口中的「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之語,若欲讓臺民信服,以兩岸觀光開放而言,陸方糾結於平潭直航臺灣再談開放;而金馬離島開放陸客觀光,首團皆不超過卅人,昨福建省公安廳雖公告恢復受理福建省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赴金門旅遊簽註申請,恐亦杯水車薪。可知陸方老大哥之大格局並未徹底展開,與臺方對陸官員一來一往鬥嘴更徒損中華大國風範。

第四,馬習二會,習明言:熱誠邀請廣大臺灣同胞多去大陸走走,也樂見大陸民衆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言猶在耳,但已近半年,兩岸陸客觀光仍在金馬外島的首發幾十人空轉,相較臺灣雖未開放團客赴陸,中方資料今年上半年自福建口岸入境臺胞多達四十二萬人次,較同期增長一點二倍。因此,真正落實兩岸交流的不是陸方,而是臺灣民衆的主動往返,大陸官員實應內省檢討是否落實習之主張?

最後,央視「玉淵譚天」日前指出透過實踐金門模式向臺灣展開,而閩臺融合發展計劃宣佈已久,實際成果與馬習二會中習對兩岸民衆交流期盼實有極大落差。和平沒有輸家,手把青秧插田,退步其實向前。中國唯有回到大格局前瞻思考,兩岸情勢纔有良性發展可能,既然對賴可以蓋棺,中方不妨思考如何解決臺灣觀光業者困境,以至臺灣高校即將面臨少子化倒閉危機?中方高談視臺灣爲「不可分割部分」,懷柔秋陽放可掌控的陸客和陸生對「家人」,必可大收臺民心!

總之,兩岸情勢若期重大突破,關鍵不在賴政府。大陸大肚懷柔、主動放軟惠臺,透過臺灣民代與熱心參與人士,繞過臺方官方機構迂迴溝通,兩岸情勢方能正面發展,有效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