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復甦靠民間
(圖/本報系資料照)
隨着疫情的結束,兩岸之間的民間往來又開始熱絡起來,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大陸後,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也組成旅遊業代表團來到北京遍訪涉臺和旅遊各大機構,表達希望兩岸旅遊復甦的願望,而工商界的工總、商總、三三會和工商協進會也有意在大陸兩會過後啓程訪陸。
時下的兩岸關係要恢復到馬政府時期的熱絡場面已不可能,因爲對民進黨政府來說,無論民間如何呼籲,他們都不可能走上與大陸友好往來的路線,這與他們的政治立場和現實利益不相符,更重要的是,這不符合當下中美臺三方關係的發展趨勢,緊抱美國大腿的民進黨政府沒有改弦更張的空間,他們只能繼續充當美國抗中的馬前卒。
但也顯而易見的是,即便民進黨政府依然在兩岸交往的問題上堅持保守立場,但臺灣民間社會早已按捺不住,開始自謀生路。而兩岸關係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大陸從來都不排斥,或更確切地說,是一直都歡迎與臺灣民間社會的交往互動,於是這就給了兩岸民間往來巨大的空間,即便民進黨政府阻撓也無濟於事。
與此同時,大陸也加快了對臺政策的落實步伐,隨着疫情政策的調整,大陸也快速啓動對臺恢復往來的工作,即便民進黨政府處處杯葛大陸前往臺灣的行程,但也絲毫不影響大陸方面邀請臺灣社會各方力量訪問大陸,只要還有大陸這一方舞臺,兩岸民間就不必擔心不見面、不合作。而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彼此關切的問題也會逐步找到解決方案,各行各業的合作規畫也會逐步進入議事日程。對大陸來說,大陸市場足夠廣大,完全可以吸納臺灣社會的現實需要。
對大陸來說,只要兩岸往來還在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就會繼續得到鞏固,大陸也就沒有推進武統的急迫感。儘管大陸仍有時間的壓力,但短期內依然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臺灣的民心思變,併爲此提供空間。
兩岸的命運尤其是臺灣社會的安全,始終還是掌握在兩岸民間手中,只要兩岸民間社會將兩岸互動當作迫切的需要,併爲此付出心力,兩岸關係就依然有復甦的那一天。因此,臺灣社會必須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即扮演制衡民進黨政府的力量,一方面避免讓臺灣變成美國阻撓大陸崛起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民進黨政府爲了一黨之私帶着臺灣衝向兩岸對抗的深淵。
過去人們在審視兩岸關係和臺灣政局時,大多從選舉角度出發,以選舉輸贏論英雄,這其實限縮了觀察範圍,也低估了民間所能發揮的能量。恰恰相反,兩岸民間往來的現實需要所激發出來的能量,足以消弭臺灣政黨輪替所帶來的衝擊,縱使不同政黨執政確實會給兩岸官方往來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但這並不會改變兩岸互動的底層邏輯,因而也就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終極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