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中國通脹總體可控 政策不會太放鬆

“從今年來講,我們經濟增長的壓力其實並不大,今年全年的GDP目標也能夠實現,定的是6%以上,CPI目標是3%,新增就業1100萬,這些目標在今年經濟復甦過程中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所以就註定今年在政策上不會太放鬆。”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迅雷稱。

李迅雷是在5月22日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做出的上述表述。就備受關注的這輪大宗商品上漲的原因,他稱,一方面是流動性因素,主要經濟體政府推出寬鬆貨幣政策之後,市場需要配置一些資產,大宗商品價格自然就出現上漲;另一方面是供求錯位因素,需求在上升,供給在減少,因爲資源國的疫情還沒有得到較好控制,所以產能受限,但是那些製造業大國疫情控制比較好,生產恢復了,要補庫存,從而使得價格上漲。

全球主要經濟體推出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看,李迅雷認爲,美國的“放水量”是最大的,2019年末美聯儲的總資產是4.2萬億美元,到了2020年末變成7.4萬億美元,擴表擴了3.2萬億美元,規模前所未有。

“美聯儲這次擴表也和以往不一樣。比如說2008年次貸危機時,美國並沒有引發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真正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是中國,因爲中國當時財政擴張的力度非常大,導致了一輪債務水平的大幅上升,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槓桿都大幅上升。但是這次中國沒有,而美國財政部門拼命地發債,發債之後補貼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拿了錢之後導致物價上漲,一部分錢還用來炒股票,所以美國股市表現比較好,房價也上漲了。所以這輪美國通脹,我的理解更多是全面的,跟以往是不一樣的。”李迅雷稱。

那麼,美聯儲什麼時候開始縮表,什麼時候開始加息?

李迅雷稱,最近市場說美聯儲已經在討論關於縮表的問題,但這一輪比較難辦。以前每一次危機都是過度繁榮所引發的,美聯儲就不斷加息,加到後來泡沫就破了,泡沫破了又把利率水平降一降,所以有調控空間,而這一輪利率本身就在低位,空間就有限了,所以這一輪應對危機難度比過去要大。

“我們的判斷是,加息今年應該不太可能,但有可能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美聯儲就要考慮縮表,這個可能性還是有的。”李迅雷稱。

對於全球經濟走勢,李迅雷稱,“今年都是反彈和復甦,而且是比較強勁的。美國到目前爲止還是全球三大主要發達經濟體(歐盟、日本和美國)中最強的,其他兩個經濟體的問題可能更多。所以這一輪,我想今年反彈之後明年應該還是會回落。”

他的依據在於,全球經濟處於一個衰退過程中,因爲結構性問題越來越嚴重,2019年時就面臨着下行,有了疫情應該是雪上加霜,通過此次政策經濟有所回升,但是回升之後沒有根本改變格局,沒有根本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明年經濟還是會回落。

就中國而言,李迅雷認爲,這一輪中國的通脹並不是太厲害,所以貨幣政策的空間反而更大一些,主動性也更強一點。在這種分化時代,通脹更多表現爲結構性,更多是上游漲得比較多,下游漲幅不大,這還是跟需求有關係

李迅雷對這輪通脹不擔心的理由在於,“我覺得只要中國巨大的供給能力存在,那麼對平抑物價還是有積極作用的。再者,全球經濟總會恢復,雖然現在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但總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供給問題將來會慢慢地減少。”

就需求端來說,李迅雷稱,中國是全球金屬等的最大消費國煤炭鋼鐵、銅、鋁的消費量基本上佔全球的一半,但是這一輪中國沒有進行強刺激,預計大宗商品價格最終還是要回歸基本面

“全球海運價格在往下走,說明物流這塊逐步不再成爲瓶頸,這對於供給是有好處的,對於大宗價格回落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李迅雷稱。

李迅雷還表示,中國通脹總體可控,從政策上來講,美國的政策是美聯儲和財政部是逆週期的,而中國除了央行和財政部是逆週期的之外,商業銀行也是逆週期的,國有企業也是逆週期的,所以中國在遇到危機時優勢更加明顯,因爲中國有較強的管控能力。

“未來中國這樣的優勢還會繼續存在,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漫長的衰退階段,在這個階段風險會不斷釋放出來,如果我們的管控能力強就可以避免風險,這次疫情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李迅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