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跌進純電的坑

今年開局,理想就給純電車MEGA交了不低的"學費"。

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比去年同期多賣了2.8萬輛車;總營收達到256億元,同比增長了36.4 %,環比卻下滑 38.6%;淨利潤方面,從去年同期的9.3 億元下降到5.9 億元,同比下滑 36.7%,環比下滑 89.7%;自由現金流卻轉負,爲-51億元,去年同期達到67億元。

要知道去年,理想不可謂不風光。

2023年,理想全年賣出37.6萬輛,並首次突破千億營收大關,創收1238.5億元,成爲國內第一家加入"千億營收俱樂部"的新勢力車企;淨利潤也是首次實現年度盈利,達到118.1億元。

業績氣勢如虹,理想今年設定80萬輛的超高銷量指引,同時將這銷量重擔寄予純電車型產品上。按原定計劃,除了已經在上半年上市的理想Mega和理想L6之外,理想計劃2024年下半年推出三款純電動車型,組成"4+4"產品佈局(4款純電車型和4款增程式電動車的產品矩陣)。

MEGA的失利,使得理想緊急調整接下來純電車型戰略。按最新計劃,理想將純電SUV全部推遲到了2025年。

過去50天,理想汽車的股價一路從182.9港元每股的高點跌落到79港元每股,市值相比巔峰蒸發2200億港元。

隨着新能源汽車行業早到了內卷"出清"的時刻,競對們紛紛爲了生存打出關鍵牌,比如蔚來的樂道、極氪的改款001等。純電車型缺乏穩態銷量支持也讓許多玩家轉投混動。

理想能走出MEGA的坑嗎?

01 純電車的"學費"有點貴

本來爲了MEGA,理想做足了人、貨、上游供應設備上的準備。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的銷售及分銷成本爲29.78億元,同比增長了約81%,研發費用爲30.49億元,同比增長約65%。

去年開始,理想就開始不斷"招兵買馬"。

去年10月,界面新聞曾報道,"理想汽車給出的薪資水準就達到行業是第一梯隊,部分人才跳槽可獲高達50%以上的漲幅薪酬。"

2023年,理想的職員從19396人增加到了31591人,規模增長約63%。其中研發人員數量爲6726人,在員工總數中佔比爲21.29%。

上游設備生產線上,理想也投入良多。

截止2024年3月末,理想的物業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爲203.2億元;去年底該數額爲157.5億元,換算下來,一季度理想在此投入了45.7億元。

以至於今年,理想的存貨金額也十足充沛。

截止到今年3月末,理想的存貨爲121.6億元,比去年底68.7億元的存貨數額增加了50多億元。

上述各種準備,是在預計理想MEGA暢銷情況下,進而拉動理想接下來純電動車型產品佈局的。在理想汽車的預測裡,MEGA能達到月均6000量的穩態銷量,是幫助其完成年銷量80萬輛的重要動力之一。

但實際情況,今年一季度理想是賣出8.04萬輛車,距離此前預計10萬輛-10.3萬輛的交付量還有2萬差量,全年要實現80萬輛銷量指引更是艱難。

具體來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4月,理想MEGA狹義批發銷量爲1145輛,比三月的3229輛降了64.54%,要知道,理想MEGA在3月才作爲新車開售,按道理是要助長一波公司銷量的。

不巧的是,3月底理想就對MEGA失去了原有的信心,將MEGA銷量指引從月銷8000輛下調至2000輛,同時調低了公司全年銷量指引爲56萬-64萬輛。

創始人李想更是坦然承認了,MEGA在宣發節奏上的失利。

全員信中,他指出理想汽車3月的兩大問題:"理想MEGA的節奏問題、過分關注銷量的慾望問題。"同時還表示,"錯誤地運營了理想MEGA的節奏還導致銷售團隊大幅減少了服務L系列用戶的時間和精力。"

可預測的是,MEGA的開局失利,不僅會影響公司業績收入,還意味着前期的投入準備都會成爲負擔:囤積的存貨、擴張的團隊等。

不過,理想開始了系列"補救"動作。

先是,公司內部的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

4月,理想內部全員公告中宣佈對現行矩陣型組織進行升級,主要集中公司CEO辦公室部門,從原有涵蓋品牌部、產品部、商業部、戰略部、供應部的部門轉變爲"產品與戰略羣組",弱化了供應鏈和商業銷售職能。

之後重新重用L系列車型,但新車型都進行降價銷售。

據瞭解,針對今年L7、L8、L9、MEGA新款車型都進行價格調整,降價幅度1.8萬-2萬元。其中理想MEGA直降3萬元,調整後售價52.98萬元。

直到本季度財報一出,理想完全確定推遲了接下來純電SUV產品的佈局。今年 2 月,理想原本計劃在年內發佈 4 款純電車型,其中包括 1 款純電 MPV 和 3 款純電 SUV。但在一季度業績會上,李想表示,"今年不會發布純電 SUV 產品"。

同時還有爲"縮減開支"的裁員動作。5月22日,理想汽車內部員工向媒體披露,"目前理想汽車正在進行裁員,涉及所有部門,具體比例不詳。"

可以看出,理想試圖通過產品佈局調整、降價、裁員等系列"補救"動作來拉動銷量及業績。但MEGA的失利顯然打亂了理想汽車原本的節奏。

02 該補的課,一個都不會落下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內卷出清,不進則會被反超甚至清場,去年威馬汽車停擺就是一個例子。

理想緊急調整出師不利的純電車型業務,既是純電車型本身的問題,也是在爲過去的成功補交學費。

理想MEGA之所以銷量不佳,歸根結底是純電車還不被消費者青睞,最主要一點就是"補能難"。

做純電車,一定要打好充電樁,理想MEGA一大賣點就是補能速度快,充電12分鐘,續航500公里。

但這個賣點,是需要理想構建完整的超充樁體系來進行"補能"的。

李想也表示過,"自營超充樁是銷售中高端純電 SUV 必要條件,大致要做到特斯拉中國的數量水平,超1900 座超充站。"

理想做到了嗎?

官網顯示,截止目前,理想已開放404座超充站,可能還遠不夠理想純電車全部投入市場後所需的補能用。

如果買完純電車,卻難充電或者要花費更長時間充電,怕是消費者都不願意選購這類車型了。

從市場情況來看,混動也確實比純電更香。

《經濟學人》和調查機構 YouGov 4月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人依然偏愛油車:只有4%的被調查者買過電動車,另有8%買過混動車。國內亦是如此,"買純電不如買油車,爲省高價的油費買電動車,還不如買混動車。"這已成爲國內用戶購置新車的理由。

但對於理想而言,補能和智駕都是必須要補的課。

過去理想通過精準定位家庭用車的細分需求,用增程、得房率和套娃寫出了一個量價齊升的故事。在東部沿海,理想已經建立了一定的豪華口碑。

不過隨着對手們紛紛效仿,理想需要能講新故事。

竟L系列是理想"老將"車型,本身是缺乏新故事加持吸引全新的顧客,以開拓新市場挖增。3月,2024款理想L系列車型上市,賣點是增配不加價。這種做法能得到銷量,但並不能支撐理想利潤增長,這也是爲何"4+4"產品佈局中,理想一開始將銷量重心放在MEGA車型上。

2024年一季度,理想的車輛銷售毛利率已經下降到19.3%,跌破了此前公司設定的20%目標線;公司整體毛利率則降到20.6%,勉強維持在20%之上。

未來,在缺失純電車型銷量主力之下,又如何維持毛利潤20%目標線及全年60萬輛車的銷量指引,怕理想還得仔細想想了。

反觀"蔚小理"中,另兩位正不斷打造差異化,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

蔚來,今年還是堅守高端定位路線,5月還完成了第50萬輛量產車下線。更值得關注的是,蔚來"補能"完善。

截至5月21日,蔚來在全國累計建設換電站2420座、充電樁22500根、高速換電站800座。同時在蔚來"換電聯盟"計劃中,已有8家車企加入陣營,包括長安汽車、廣汽、一汽等。

可以看到,蔚來正逐步構建出換電服務生態"護城河"。

以至於蔚來第二品牌"樂道"的"出道",就能擁有超千座換電站,超兩萬根自有充電樁。

靠着在智駕和三電技術方面的成就,小鵬的軟件服務業務正成爲公司新增長點。

2024年一季度,小鵬汽車的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業收入達10億元,環比增長22%,毛利率達到53.9%,同比提升24.3個百分點,環比提升15.7個百分點。

小鵬介紹,"該這部分收入主要來自於與大衆汽車的合作分成"。何小鵬也表示,"通過與大衆汽車集團的戰略合作,小鵬汽車率先實現了自研智能化技術的輸出賦能。如今小鵬在中國汽車行業率先實現了AI大模型的量產應用。"

近期小鵬舉辦的520 AI DAY發佈會上,公司宣佈面向用戶全量推送AI天璣系統,同時還宣佈了MONA系列首款車型將於今年6月亮相。

未來,小鵬或許不止是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也能成爲汽車智駕軟件的供應商。

2024年下半場,理想註定要思考如何打出差異化的牌面了,畢竟就算目前賬上還有989 億元的現金儲備,也經不起多次的"失利"及行業內卷。

反映評級上,華泰證券、中金、美銀證券等十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給出了理想評級,大多是下調或是維持跑贏大市但調低目標價的評級,看來大家對理想目前都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參考資料:

1、市值榜:MEGA帶崩理想?

2、晚點AUTO:理想取消今年發佈純電車,純電生意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