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謠言:母系社會從未存在 本質不過是另類父權
長久以來,一直存在有母系社會就是文明發展必經階段的詭異說法。雖然沒有時間機讓學者倒回去親眼瞻仰實況,卻並不妨礙大部分將之奉爲絕對真理。隨後又伴隨着女權運動的興起 ,描摹出“凡事皆由女性說了算”的古樸生態。
然而,越來越的證據似乎在表明,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所謂的母系時代。某些似是而非的論據本身,反倒更像是爲隱藏另類父權而故意爲之。
母系社會理論的誕生 似乎就是爲攻擊父系習俗而生
事實上,母系社會概念自誕生之日起,就被天然安排到父系社會的截然反面。比如後者往往被視爲私有制模式起源的重要象徵,所以前者必然用於代表更富人文關懷的原始公有制風尚。若再推而廣之,則能進一步上升到女權VS男權的全性別對立,以及原始天性vs後天壓迫的哲學話題。
爲此,母系社會的支持者們還要拿出各種證據,說明其腦中的烏托邦在古代究竟有多大影響力!僅以中國歷史爲例,有姒、姬、姜、嬴等姓氏採用女字旁,肯定帶有母親掌握冠名權的含義。另有傳說中的始祖黃帝,也是其母受靈感而生,似乎是在暗指走婚制事實。更有來自《呂氏春秋》的那句“其民聚生羣處,知母而不知父”,坐實了孃家人在親緣傳承方面的不可替代地位。至於東西方古代文獻裡的亞馬遜、女兒國記載,更是不容質疑的活體案例。
古希臘神話中的亞馬遜女戰士 就是全球最知名的母系社會案例
與此同時,來自現代分子人類學的技術加持,和某些偏遠角落內的原住民遺存,都能爲母系社會論者送去更多“彈藥”。譬如分佈在黃河流域的許多早期遺址,就有不少人類遺骸被發現有從母居習俗。現實中也不乏生活在西部大涼山的摩梭人、寶島臺灣的阿美族、越南南方的占城遺民、北美荒野的祖尼、霍皮和易洛魁等部落,依舊堅持古老的母系社會傳統。
遺憾的是,這一連串判斷都有見得風就是雨痕跡。畢竟,現存的那些母系社會階段活化石族羣,竟無一例外的奉行嚴格私有制。他們的女性雖有相當話語權,卻從未達到學者們想要論證出來的高度。僅此而言,所謂的田園牧歌階段就多半是從未存在。
雖有少量考古證據支持 但母系社會似乎與上古時代相當遙遠
素有現代女兒國之稱的摩梭人聚居區
時至今日,在位於川滇交界處的瀘沽湖地區,仍舊以女兒國而聞名於旅友圈。只因這裡生活有堪稱“母系社會活化石”的摩梭人,以及被吹到神乎傳神的走婚制。故而在某炒作性質的宣傳文案中,被描繪成天經地義約炮聖地,引來不少渣男或LSP的蠢蠢欲動。
然而,所謂走婚僅僅是指男女雙方相互尊重選擇,可在感情結束後自由開啓下一段姻緣。如果彼此都認爲對方不錯,那就不必搞費時費力的重新組合。因此,很多情侶一輩子都沒有從婚姻中走出去,而其他人的行爲也不過類似於當代都市人的未婚同居。
走婚制的相互尊重特徵 容易讓不明所以者浮想聯翩
此外,大量統計數據表明,走婚制在摩梭人中的佔比非常有限。在上世紀60年代,選擇遵從父系、母系或兩系並存的家庭,分別爲32.1%、25%與42.9%。到了80年代,在針對永寧鎮的調查中,三者之間的比例爲40%、32.4%和27.4%。即便其中殘渣有移民等外來影響,但還是會對標籤化的老觀念產生相當動搖。
或許有人會說,摩梭人的情況並不純粹,大有可能是受當代文化衝擊的必然結果。但在進入新社會前,流行封建莊田經濟的土著人口,基本分爲土司階層所牢牢掌握。他們總能居於金字塔的頂尖,在一夫多妻制的滋潤下盡請享受。其下的百姓與農奴人口曾多次因待遇不公而暴動,完全不符合母系社會論的田園好風光。
傳統摩梭人的宗教服飾
另一方面,選擇母系傳承的摩梭人家庭也不由女性主導。反而是舅舅們具備很大話語權,同時肩負着重大責任。不僅可以享受到充沛資源,還需要負責狩獵或保衛家園。但這種堪稱另類父權的現象也不是本地專屬,同樣可以在其他漢藏語的族羣中被發現。熟悉歷史的朋友不妨參考《左傳》,聯想下那句“人盡可夫”背後究竟有多少內含可循。至於各大朝代的外戚干政難題,一樣是舅權壯大的必然結果。
無獨有偶,西方早期的日耳曼人也流行父母兩系並存家庭。他們的社會一樣分化爲貴族、自由民和農奴三級,至今在很多地方還有20%的不婚同居與50%以上的非婚生育比例。難道當年大戰羅馬帝國的部落勇士,以及當下的進步主義天堂都屬於母系社會?!
顯然 沒人會覺得日耳曼屬於母系社會範疇
南島系的阿美人和占人 都容易被稱爲母系社會
除此之外,整個東亞地區還有另外兩個族羣容易淪爲“母系社會階段活化石”。那就是寶島臺灣的阿美族,以及越南南方的佔族。兩者同屬南島語系,也都流行女婿上門,有世代招婿、婚後從妻居和後代冠母姓的顯著特徵。
由於牢牢把握自家的財政大權,兩族女性都在家庭中有很大話語權。但事情上升到部族層面,參與決策的仍然是男性。尤其是那些經歷過級組織考驗的歷部族中男性,往往可以做到把持着部族事務。在面對交流或糾紛時,必須出面組織械鬥,並有充足底氣同對面展開交涉。只不過因爲這些家庭都是入贅從妻,所以纔不像搞走婚制的摩梭人那樣有濃厚舅權,轉而更偏向於上門女婿的“軟飯硬吃”!
擅長軟飯硬吃的臺灣阿美族上門女婿
信奉印度教與回教的佔族 並不像他們的異族教友那樣大男子主義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要跳出來指出阿美人生活環境閉塞。但擁有相似風俗的佔族人卻建立過強大政權,普遍信仰有濃厚男權傾向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他們與父系傳統濃厚的其他人羣有密切接觸,包括北方的勁敵越南京族,西面的文化同源高棉,更爲遙遠的各中國王朝,以及陸續從海上抵達的印度、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和西方人。自有歷史記載以來,這些外來戶就不曾搞過任何類母系社會,卻都沒有對佔族人的“陋習”感到震驚。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國內,也可以在杭州蕭山區找到非常類似的吃軟飯傳統。當地的土生人口普遍比較富裕,不會爲傳宗接代思想而歧視女性,還鼓勵她們構建以自己爲核心的小家庭。於是,一大家子裡的幾代男性皆爲上門女婿,稱得上是非常有意思的特殊現象。
雖然地方不大 但蕭山卻以贅婿之都而聞名全國
隨着社會經濟的長足進步,蕭山本地的男方家庭便不太願意搞入贅式婚姻。於是,女方家庭不得不面相外地擴招,但基本仍侷限於生活習慣相近的浙江省內。相關標準也予以放寬,只要對方性格溫和、上進吃苦,便無需對方隨自己改姓,還可以生兩個孩子並分別冠以不同姓氏。
因此,這些享受着現代和平環境的蕭山贅婿,無需像自己的先悲們那樣冒巨大風險。若是女方家裡有礦,還可以充當家族產業代的經營理人,滿懷欣喜的從前一代上門女婿手中接過大權。由此可見,蕭山是否應該被列入“母系社會階段活化石”?
在肉眼可見的未來 蕭山依然會是上門女婿們的天堂
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原住民 霍皮人
在北美的原住民霍皮人與祖尼人,一樣被稱爲“母系社會階段活化石”。即便是那些反對母系社會理論的學者也不得不承認,這兩個民族存在母系繼承製度。只不過是由於生存環境相對和平,無需男丁同野獸和外人性命相搏。
然而,以驍勇善戰而聞名的易洛魁人也流行母系繼承製度。學者馬文-哈里斯通過研究發現,易洛魁男子往往長期出門在外打仗、漁獵或經商,只能留下女性在家中蹲守。但相比於來自另一家庭的妻子,血濃於水的同胞姐妹無疑更爲可靠,乾脆將守護家業的重任交給她們管理。這樣反而完成了從父系到母系的逆向演變。以至於女權色彩更爲淡薄,而舅權味道極爲濃重。有些妻子會遭到丈夫家暴,而敢於家暴丈夫的妻子卻是寥寥無幾。
勇武的易洛魁人習慣於將家庭財產交由同族女性管理
當然,這種母系社會只有舅權主導的情況,也出現在和平的霍皮人、祖尼人等部落,只是不如易洛魁人這麼突出。大洋對岸的東亞大陸上,素有“天上雷公、地上舅公”的民間俗語,恰好可以生動描繪此類情形。因爲只有同舅權牢牢綁定,母系女權纔有真正維護家族所需要的實力。
儘管如此,上述這些現象具有很大迷惑性,很容易讓人得出“母系社會是早期人類必經階段”的錯誤直覺。只是從文明誕生之日起,我們就很難尋覓到母系或女權的身影。原因無他,就是人羣大量聚集居住後所產生的痕跡明顯,而且還能用各類書寫、雕琢工具記錄日常。如此一來,任何捕風捉影的猜測都難逃事實打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