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幹朗畫老建築 用透視圖播故事

拾光‧捕手(臺北市立文獻館)

「什麼是古蹟?會說話的房子就是古蹟。」李幹朗如此定義古蹟,他有多重身分,傳統建築研究者、古蹟審查委員、古建築繪師,每一個身分都與古蹟脫不了關係。

李幹朗從小就愛收集、愛分享歷史,國中時同學們好奇於他淡水的家,他便手繪、撰稿《淡水鎮歷史》。這份熱情一直延續下去,就讀文化大學建築系時自費田野調查,繼續用影像記錄淡水。

讀建築系,李幹朗卻沒有走上尋常的建築師道路,「建築師不是單純的設計建築,還要交際應酬、接業務、認識財團政府,最後,其實就是商人。」

相較於建築師不斷蓋新樓,臺北的老建築更吸引李幹朗的目光。在臺北走跳多年,路上的一屋一瓦都是記憶,開始投入研究後,他震驚於老建築強韌的生命力,「現在看到的老建築,要躲過地震洪水、二戰炸彈,連總統府都被炸了一角,它們還能留到現在,這命有多大,簡直是萬中選一!」

爲了讓一般人更容易瞭解,李幹朗替老建築畫出一張張透視圖,「平面的照片一眼就看完了,但是透視圖可以說很多故事。」到後來他乾脆在畫紙上把老建築拆了,「從龍山寺,還有臺北孔廟開始嘗試,好像切豆腐一樣,把它切開來去看建築物的細節。」

李幹朗也是木工用具狂熱分子,他收藏墨斗、鋸子,還用畫古建築的規格,將工具一個個畫在紙上再標上尺碼,成立「木匠工具博物館」是他曾經的心願。

「老房子就像一片CD,有它的音樂跟故事,這時候就需要有一部好的機器,去把它播放出來。」李幹朗甘願做那部機器,替老建築唱出一個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