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時空的優雅建築 圖書館之母王秋華
生活低調、樸實無華的王秋華,無論建築本業,或者爲人處事,都爲後輩樹立下最好的榜樣。(圖/林旻萱提供)
2019年年底,國藝會宣佈第21屆國家文藝獎,由建築師王秋華獲得,這位長期以來總是默默付出,生活樸實、爲人低調的建築師,對這錦上添花的殊榮,反應淡定,然傳奇性的一生,以及罕被關注的不凡成就,終於爲廣大的世人所矚目……。
與王秋華的採訪約在她的家宅,這幢落成於1984年,七層樓高的電梯華廈,正是出自她的手筆。建築所在的地方,是王秋華父親家的舊址,爲了紀念父親,她將這棟樓取名作「雪舍」(王秋華的父親王世傑,字雪艇)。
雪舍走廊的盡頭,挑高處特別加裝天窗,引陽光入內,並裝上抽風機,引導室內空氣流動。(圖/林旻萱提供)
雪舍的許多細節一如王秋華的素來手筆,簡約、大氣,親近自然,且處處流露出人本關懷的痕跡。(圖/林旻萱提供)
採訪以前,已聽聞了太多關乎王秋華的不凡事蹟。高齡96歲的她,一生輾轉遷徙於三個國度:中國,是出生地,也是她人文精神的搖籃;美國,則是她接受專業訓練,受現代主義洗禮,以及開始嶄露身手的舞臺;臺灣,則是她潛心耕耘,付出最深,也是最終的落腳處。
說她出身於貴胄人家,一點也不爲過。王秋華的父親王世傑,是中國第一批赴歐留學的法學家,也是武漢大學的創校校長,更曾在國民政府時期擔任許多機關要職,包括了外交部長、教育部長、中研院院長等。至於王秋華與臺灣的緣分,即源於1949年,她的父親王世傑與蔣中正一同來臺。
另外,王秋華的母親蕭德華則是一名畫家,蕭德華的哥哥是「中國近代音樂教育之父」蕭友梅,她的表弟是大名鼎鼎,同樣曾獲國家文藝獎的畫家蕭勤。
即使來自這樣顯赫的家世背景,但談到王秋華,外界評價,以及與她共事過的建築師都一致同意,王秋華從未驕傲自恃,反倒以其謙和優雅的性格,與無私開闊的態度著稱。
這樣的精神,也在她的作品中流露無遺。正如雪捨本身,當我們踏入這每月一次,建築師同業會相偕在此舉辦「王老師電影會」的地點,與樸素的建物外觀一致,室內不見任何奢豪的建材、裝潢或擺設。從玄關踏入,率先落入眼簾的是一架端莊的三角鋼琴,右方是朗朗相連的起居室與擺放着一張中式大圓桌的飯廳,裝潢以簡單的木作妝點,別緻之處在於,宅邸周遭環繞着無數窗框與露臺,綠意扶疏之餘,園中甚至還養着一汪魚池。在這樣的空間,令人驚歎的光影變化、風動流轉,與自然的親密感,令人猶若來到了大隱於世的桃花源境。
赴美深造及嶄露頭角
王秋華最常以女性建築師的身分被提及。在她出生的1925年,當多數中國人都還是文盲,更遑論「女權」,能得到家庭全力支持,受高等教育的她,可說相當幸運。
在進入大學之際,她決定選擇以建築作爲專業,彼時「女建築師」幾乎是不存在的,她的母親就曾勸阻她,「妳或許可以嫁給一名建築師,幫他削削鉛筆。」王秋華卻不以爲意。
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重慶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後來赴美繼續攻讀。也是在這裡,她幸運迎上了風起雲涌的現代主義浪潮,以及遇到了生命中的重要貴人──她的恩師、知名建築師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
她從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就讀時,開始在古德曼的事務所打工,自此開啓兩人長達32年的合作關係。古德曼不僅是一名建築師、教師,也是走在思想前端的理論家與藝術家,他的惜才與開明,接納了原本是學生,甚至是華人女性的王秋華,最後甚至晉升她爲合夥人。
也由於兩人各有所長,王秋華擅長空間組織,古德曼則擅處理特殊造型與建築剖面,能合作無間,他們共同完成了50幾座的猶太教堂、市立小學、社區中心等作品,王秋華曾回憶旅美這段輝煌的日子,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間。」
華人女性建築師第一人
即使放在國際舞臺上來看,王秋華也算得上是一個異數,直到今日,綜觀古今也僅有貝聿銘、林瓔等少數幾位華人建築師,能在西方世界掙得一席之地,尤其她還是一名女性。
當王秋華在1979年,爲了照顧年邁雙親的緣故,結束了美國的事業來臺,原與臺灣沒有太多連結的她,自此落地生根。她先在臺北工專(今臺北科技大學)、淡江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執教,作育英才以外,1984年後,成立個人建築師事務所,也與建築師潘冀展開另一段長期合作關係,攜手爲臺灣留下許多一流之作。
姑且不論王秋華的建築成就,光是她所代表的女性建築師身分,對許多後進就已是莫大鼓舞,好比建築師姜樂靜就曾表示,她獨立開業以後,如王秋華那樣的前輩,就如同她精神上的「心靈導師」:「這些前輩的表現可以讓我們(女性)不要害怕,說出自己的喜愛,表現細膩與美感在妳的作品中。」阮慶嶽則肯定王秋華是接續戰後第一代女建築師修澤蘭以後的重要人物,認爲她「肩負臺灣女性建築史脈絡」。
高潔無私的人格典範
不過,無論外在如何評價其社會、歷史定位,就像她的家世背景,王秋華一貫顯得淡泊。她不以此標榜自我,或者有任何的驕傲自恃,更別提是倚靠關係來爭取案子。人們反倒是對她敬業的態度與高尚的人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長壽的她,並沒有所謂的退休,一直到80幾歲,她都維持着週一到週五,早上九點上班,晚上六點下班的規律生活,只不過,因家就在事務所附近,過去多以徒步,直到近90歲,因摔傷後身體較差,才改爲搭公車,就這麼日復一日,直到身體再也無法負荷爲止。
深受中國文人思想薰陶的她,也常流露出猶如傳統文人所有的無私情操。好比她曾將父母親所遺留的衣物,包括毛皮大衣、旗袍等等,捐贈給輔仁大學中華服飾文化中心;以及父親當年重金收藏的骨董字畫,包括蘇軾〈寒食帖〉、陳巨來雕刻的印篆等,慷慨捐予故宮,均是一時佳話。
論及建築本業,更無須多言,舉凡經手的案子,不論大小、利潤,她都百分之百投入,不僅做到最好,甚至還可能傾盡所有。
例如1997年,她與姊姊王雪華回到父親的故鄉湖北崇陽,依父親「發展家鄉文化事業」的遺願,一同捐款、捐書,打造一座縣立圖書館(雪艇圖書館)。她在臺灣的第一個案子:中原大學的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或許是因着別具意義,2016年,落成卅年的圖書館重新翻修,王秋華慷慨捐贈500萬工程款,並且無償設計,彼時已是91歲的她,甚至親自到場監工。
建築師的社會責任
但或許就是因着這些事蹟過於傳奇,反倒讓人們甚少注意到她的建築成就。建築評論家阮慶嶽就曾語重心長地提醒,王秋華的作品,應有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梳理,才能重現其意義,繼而發揮影響力。
尤其,王秋華所一貫擅長的,對使用者設身處地的考量,甚至竭其所能、無微不至的體貼,展現出女性獨有的細膩思維;以及重視採光、通風,與環境整體的互動等特質,合乎如今提倡的「綠建築」精神。
「建築師的責任不僅是建築物的設計監造、更重要的應是美化人造環境,及喚起人們對環境的瞭解與愛護。」王秋華這樣認爲。
她服膺於現代主義奉守的「形隨機能」的理念,鮮少彰顯特定的風格、樣式,手法大器,卻同流露着優雅,內部空間常充滿生活的韻律與節奏感,許多作品如今再看,仍允稱典範。
以1998年所經手的臺中榮總的員工宿舍爲例,王秋華說明,當時榮總原希望能在空地上蓋三幢高層的集合住宅,她卻細膩考量到,職員的家庭組成不同,需求自然不盡相同,加上基地面積相當大,因此建議業主,可蓋兩幢高樓供年輕的職員居住,其他的則蓋成三層樓的矮房子,供家有小孩、老人,行動上較爲不便的家庭入住。
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在王秋華的設計之下,首開國內開架式圖書館先例,就連閱讀區的桌椅傢俱,也由她一手包辦。(圖/中原大學提供)
另外,她最知名的便是經手國內許多大型圖書館一事。王秋華的作品大多都是公共建設,鮮少私人住宅,她個人對閱讀的熱情,讓她對於圖書館建築情有獨鍾。她除了經手過國立中央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的室內裝潢與傢俱設計;尤其在1985年完成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一案後,國內的圖書館首次由傳統的書庫形式改爲現代的開架式閱讀空間,此案的成功讓國內其他圖書館爭相取經,影響國內圖書館的變革,讓她有了「圖書館之母」的美譽。
王秋華能在中年後選擇來臺定居,對於臺灣建築的發展,實是幸事一樁,不過因着不曾深度涉入本土建築思潮,加上出於個人的喜好與取向,她鮮少經手地標型建築的設計,因此比起同時期的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如王大閎、陳其寬等人,王秋華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始終不算高。不過,對於始終淡泊名利的她來說,或許這也是求仁得仁的結果,如此她才能毫無包袱,專注並自在地徜徉在自己所喜愛的領域。
隨着年事已高,近年王秋華已罕再有新作,但她所留下來的作品,再再提醒後進晚輩,建築師的使命,並非高舉自我,而在於對整體環境的關照,與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尤其在這個疫情蔓延的時刻,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的失衡與衝突不斷,其作品所帶給世人的示範,更是無比受用。
本文作者:謝宜婷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1.01》)
《臺灣光華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