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述經典建築背後的那些故事

青睞讀者與北京建院專家合影 馬國馨院士(左)向青睞讀者講述建院故事

金秋十月,北京青年報讀者走進與新中國同齡的北京建築設計院,一起重溫北建人與新中國一路同行的歷程。在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馬國馨與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第一建築設計院院長杜鬆,與讀者們分享了他們親歷的建築設計的幕後故事。

10月20日,北京建院度過了自己的第75個生日,祖國的強盛發展爲北建提供了堅實的後盾與廣闊的舞臺,北建也不負重託,將中國建築人的風采“寫在新中國建設的史冊上”。

“最美書房”中的文化魅力

南禮士路62號,是北京建院的所在地,承載着許多與建築相關的歷史記憶和文化故事,是瞭解新中國建築事業發展歷程的重要窗口。禮士書房,也因坐落在南禮士路62號而得名。10月8日下午,陽光明麗,秋風送爽,在這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蘇式紅磚樓內,讀者們沉浸於午後的靜謐時光。

北京建院成立於1949年10月,是我國成立的首家建築設計研究院。禮士書房原來是北京建院的公寓樓,不少建築大師曾經居住於此。2019年,爲向市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在保留原有公寓式佈局的基礎上,經過改造,形成新的開放空間,開始正式營業。如今這裡已是北京的知名網紅打卡地,也是北京最美書店之一。

站在一面98寸可觸式互動大屏前,禮士書房負責人李飛宇點擊屏幕上縱橫交錯的建築圖標,相關數據、圖紙等信息便立即彈出,一目瞭然。他滑動着示範說,這塊互動體驗大屏內置了“北京城市建築地圖”,整理收錄了長安街沿線及北京中軸線上的經典建築作品,“通過建築設計圖紙、影音視頻等檔案資料,讀者可以沉浸體驗北京城市變遷中建築設計的魅力,並對北京市的各大建築有更深入的瞭解。”

屏幕一旁,大型的唐構斗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李飛宇笑言,它是按1:3的比例製作的佛光寺東大殿斗拱模型,是書房開設“古建”課時極受歡迎的“神器”,“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爲主,發展脈絡清晰而豐滿,尤以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爲典型。我們這個模型,參考了多個版本測繪圖紙及復原模型,力求精準地展示中國古代建築斗栱的結構和裝飾功效。”

進入藝術長廊,兩側展示着《中國現代建築油漆彩畫》,形象立體、美輪美奐,“中國建築油漆彩繪歷史悠久,以獨特的民族風格、精美的製作技術、富麗的裝飾效果著稱。油漆彩繪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十大建築中廣泛運用,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北京飯店等,在內外檐、天花、柱頭、燈花等的設計中,都採用了這種裝飾工藝。比如這裡有老一代設計師常莎娜設計的原稿圖樣,是把敦煌元素與現代建築結合在一起放在樑棟等建築構架上,呈現出中國紋樣的美學設計;還有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天花板的設計原稿,建築師們獨特的繪製方式使得這種彩畫極具浮雕感和藝術性……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爲什麼看到的圖樣都是局部?這是因爲以前沒有電腦,老一輩設計師們只能做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圖,然後再對稱複製,拼出一個完整的圖。”

穿過書房的閱讀空間,有年輕人臨窗讀書,也有學生在做作業。李飛宇說,禮士書房的圖書主要聚焦建築、藝術、設計、城市規劃類、國內外建築期刊類及現行建築規範、圖集,同時開放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70年館藏圖書6000餘冊、報刊30餘種,所有資源全部提供給讀者免費閱覽。“不僅專業人士和年輕人喜歡來看書、買書,這裡還是附近孩子們的學習空間,尤其一到寒暑假,附近的不少家長會早上一開門就把娃送來,晚上閉店前再接走。”

“大家看,書架上擺放的這一排小藍書,很簡樸,它是由北京建院制定的建築設計各專業的規範。不遠處書架上的書是北京建院以前深耕建築文化30年的出版物,其中一些已經不能再版的建築文化圖書比較珍貴,比如最近較火的山西古建的圖冊、北京中軸線的專業圖冊等。”

邊說邊走,李飛宇帶大家進入佈局精巧的院士書屋。這裡展示着毛主席紀念堂、亞運村、首都機場T1航站樓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馬國馨院士主持設計的經典建築,以及他出版的系列書籍。“展櫃裡的那些小物件是馬院士捐贈的,包括他以前使用過的繪圖工具、篆刻的印章等等,一會兒大家還能一睹馬院士的風采。”

院史館珍藏“建院人”的集體記憶

北京建院的大院裡,不同建築風格的樓宇,有的覆蓋着爬山虎,有的獨具斯拉夫結構……年代感與現代感交織在一起,生機勃勃。

在院史館,北京建院辦公室的張寒冰爲大家講述北京建院歷史,臉上流露着一份自豪。她介紹說,2023年末北京建院院史館正式揭幕,被稱爲北京建院建築師與工程師的“學人記”,更是歷數新中國北京城市建築作品的“成果志”。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服務首都城市建設的永茂建築公司成立,也就是北京建院的前身。“永茂建築公司”中的“永茂”二字爲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所提,寓意“永遠茂盛”。開國大典當天,“永茂建築公司”在當時的辦公地金城大廈樓頂垂掛了兩條寫有公司落款的國慶標語。

院址幾經遷徙,鑄就基業。1950年,永茂公司遷址到王府井大街東廠衚衕5號。1952年4月,遷址到復興門外南禮士路三條北里,更名爲北京市建築設計公司設計部。1954年11月入駐南禮士路62號五層新辦公樓,更名爲北京市設計院,1999年在這個五層辦公樓原址上又落成建威大廈。

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建院的“八大總”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給後世留下難以超越的經典建築。張鎛在《我的建築創作道路》書中回憶道:1953年院成立了總工程師室,朱兆雪同志爲主任總工,顧鵬程爲副主任總工。我作爲總工兼主任(一室),張開濟總兼二室主任,楊錫鏐總兼三室主任,趙冬日總兼四室主任,楊寬麟總兼五室主任,華攬洪總兼六室主任,這時便有“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八大總”之稱。

爲什麼要着重介紹“八大總”?張寒冰坦言,他們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精英建築師、工程師,從各地匯聚而來,展開新中國首都建築設計的新篇章。比如張鎛,1911年出生於廣州,先後就讀於南開、匯文、復旦等校,後考入東北大學建築系,師從樑思成,承接了北京故宮中軸線及其外圍的文物實測、詳錄事宜。“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回到祖國,全身心投入到建設首都的工作中去,先後參與設計了人民大會堂、自然博物館、友誼賓館、民族文化宮、天橋劇場等工程。我們大概覈算了一下,他到北京建院工作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是一百斤小米。”

展館的建院羣英譜十分震撼,“北京建院以馬國馨院士爲首,有16位院士大師,應該是全行業裡面最多的。此外,還有朱忠義、徐全勝兩位北京學者以及百餘位技術主要負責人。這些行業的領軍人才用他們的智慧與堅韌寫就了建院精神與綜合實力。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馬院士就是我們院的‘活字典’。”

張寒冰介紹說,北京建院做建築設計的學者十分低調,“比如老院長吳德繩是吳階平的兒子,楊偉成總工是錢鍾書的女婿,梅蘭芳的長子梅葆琛也是我們院的建築師……七十多年來,北京建院獲得國際、國家以及行業等獎項超過2000項,比如國務院頒發的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獎,全中國只有兩個團隊獲得,其中一個就是北京建院的團隊。”大家駐足瀏覽,不禁連連讚歎“學貫中外的高端專業人才雲集,想不出優秀的設計都很難”。

繼續前行,北京建院的項目成果展示令人目不暇接,衆多地標性建築,如天安門廣場建築羣、國家體育館,民族文化宮、首都國際機場、城市副中心劇院、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北京八大學院等地標建築,承載着人們的無數情感記憶。這些作品見證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拔節生長和國家的繁榮富強。

北京建院的項目遍及全國,更不斷走向世界。張寒冰指着一幅照片介紹說:“這是卡塔爾·盧賽爾體育場,它的鋼結構及屋頂索膜結構尺度巨大、造型複雜,施工進度事關世界盃能否如期舉辦。北京建院的設計結構團隊對它的結構設計進行了優化,做出世界上極爲複雜的索膜結構工程,被我國空間結構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石麟評價爲‘世界上最複雜的索膜結構工程’,也得到各方的高度認可。”大家不禁感嘆,正是幾代建築師的技術經驗,口傳心授,一個一個項目積累,才讓我們的方案得到國內外業界的認可,不斷走出國門,在全球58個國家完成了130多個項目。

薪火相傳,老專家的話總能讓人心安

“一部建院史,半座北京城”,站在展廳中間的巨大沙盤前,北京城的面貌躍然眼前。張寒冰介紹說:“這個模型沙盤裡現在呈現到了二環,所有深色體塊的項目都是北京建院的建築設計作品。其實北京建院僅在長安街上的項目就高達百分之七八十,還有南鑼鼓巷、鼓樓西大街、前門北京坊等城市改造項目以及天壇祈年殿等古建恢復的相關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建院在二環內大概有近400項設計作品。”

隨後步入的一個工作室,讓大家如同乘坐時光機回到從前。這個展館被北建人稱爲“集體記憶的珍藏館”。“1954年的時候,設計師就在這棟樓裡面做十大建築的設計,那時大家晝夜趕圖紙,到了晚上整個樓裡燈火通明,被人稱爲南禮士路上的‘水晶宮’。現在這裡復刻了當時的場景,展陳的辦公用品都是老一輩設計師用過的老物件。比如這張圖紙就是復刻的當時張鎛總工畫的人民大會堂圖紙;這些尺子等畫圖工具、椅子以及早期的工服,都是老建築師捐贈的。窗外是當時在南禮士路穿梭的15路汽車……學建築設計或者做土木工程的人來到這裡,都非常動情。”張寒冰細細介紹。展館一角還能看到早期使用的設備,這是原來的測聲設備,體積大,又比較沉,當時要提着去工地現場做實驗,現在用一個很小的儀器就可以完成了。此外還可以看到院裡老專家當年的一些圖冊,有的是中英文對照版本、有的是中法文對照版本。張寒冰的介紹讓大家目不暇接。

在沙龍座談環節,馬國馨院士、杜鬆院長來到現場與大家親切交流,解讀建築設計文化。有人好奇,北京院設計的綿陽九洲體育館爲什麼能在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爲受災羣衆提供了寶貴的避難場所,馬院士講述說,“當時蓋這麼大跨度的體育館,在綿陽還是第一次。在出圖之前,院裡很多老專家特別研究過,在這個地方做結構,第一個要考慮的是地震問題;第二個要考慮的,是施工單位的經驗。結構設計當中,很多經驗一定是做過一些重要項目、到一定年頭以後才能積累出來,比如在有的地方可能鋼筋多加一兩根就解決了,這些東西在書本上找不到。可以說,院裡的老專家們把它的安全度提高了幾度。這個體育館落成不久,就趕上汶川地震,很多人能在裡面避難,大家還是很欣慰。這種技術的積累一代一代傳下來,特別重要。”

杜鬆院長談到他在海南做博鰲項目的親身經歷,“當時要在一個荒島上蓋會議中心,我們的工程師老蔣在參考了當地的水文資料後,還跑到漁民蓋的老房子那裡去看,問常年居住在當地的漁民,記憶中海水最高淹到過哪個位置……一番場地調研回來之後,都開始打樁了,他又生生把標準提高了50米。後來有一年發大水,那裡的堤岸全都淹了,但房子沒問題。大家都感到後怕,感嘆幸虧工程師很有經驗。實際上,說到傳承,很多年輕設計師來院裡工作後,都能感覺到前面有老專家在,有什麼問題馬上就能給你解決。有時候老專家說‘這個可以,你先試試’,這麼一句話大家心裡就踏實。”

建築凝固歷史,最難的設計是百姓住宅

82歲的馬國馨院士在北京建院工作了50多年。他直言,做建築設計這個行業壓力很大,但是房子蓋出來的時候,就有職業成就感:“年輕人幹這行之前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得熱愛才行。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我的每一個設計都是從最初的理想主義最後變成現實主義。建築設計是爲業主提供解決方案的,特別是作爲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是終身負責制,所以什麼事兒都能遇到。”杜鬆院長對此感同身受,他坦言:“第一就怕惡劣天氣,尤其到南方做項目的時候,一聽刮颱風就緊張。”

杜院長表示,每個項目的設計目標就是要確保提供一個安全、舒適、體驗良好的環境,同時要保證建築的長期可持續性和經濟可行性,因此遇到的挑戰非常多。“大家可能想不到,一塊小小的足球草坪就需要很複雜的設計,因爲要讓天然草和人工草保持良好長勢,就需要有噴灌、通風、防凍、排澇、照明等等一系列設計,才能在草絲高度、密度、質量等方面讓草坪達到國際足聯的評價標準。”

馬院士表示,從建築設計來說,最難的設計不是地標式建築,而是老百姓的住宅。價值觀決定設計理念,他秉持的設計理念是實用、經濟、綠色、美觀:“住宅項目的空間尺寸等各方面,要做到方便實用、綠色環保、持久美觀。沒有一點一滴的經驗積累和踏踏實實的現場探勘,是做不好的。”他還強調,建築的本質都是爲社會服務的,建築師要儘量去解決社會問題。“我經常說,設計出圖、交付一個作品,就像嫁女兒,這個女孩子養大了,亭亭玉立地嫁出去了,但心情是複雜的,不知道她到婆家之後過日子,是依然美好還是蓬頭垢面。”

整整兩個小時的交流現場,氣氛輕鬆愉快,大家直呼長見識。一代代開創者的創作和人生領悟,都是珍貴而難得的。他們話語中的坦誠、謙遜以及智慧,更是讓人歎服。

策劃、統籌、採寫/本報記者李喆

攝影/本報記者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