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不拘一格求創新
文/馬凱
人習於走在熟悉的路上,惰性將大家留在安樂窩裡,安全、可靠,但也一成不變。因此,令這個世界驚豔、讓人耳目一新的事物,都來自創新。創新就是找到機會,伸出腳去試探路外的未知數。每一次試探,就開啓了機會之窗。要溫故,更要創新,不要排斥每一個靈光閃動的剎那。
我們常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今天可要被推翻了。看看人手一支隨時在滑的手機,無遠弗屆、一點就通的網路,方興未艾的3D列印,以及街上自在奔馳的無人車。哪一樣不是十年前、三年前乃至一年前太陽底下未曾見聞的新鮮事?
即使不這麼新鮮的事物,在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環境中,幾乎每一件都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有些選擇我們或他人已經嘗試而有心得;但總有更多的可能被陌生、無知或僅只是不熟悉而拒於門外。創新,從最根本的角度觀之,不過就是勇敢地選擇那些拒絕往來戶,給它一個機會,試試它的本事。爲此,你可能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去探索、實做、承擔失敗的後果。但沒有失敗,代表你不夠創新;你也永遠無緣跳出紅海,摘取別人不可企及的甜美果實。
其實,最簡單的創新,往往來自模仿。將其他地方已經開發成熟而且廣受歡迎的產品或方法移植過來,加上些許修飾與巧思,這樣的「新」產品或「新」手法,通常也會在客觀條件類似的土地上大放異彩。甚至在同一個地方,先知先覺者開發或引進的新產品與新方法大受歡迎,成果豐碩;但它們之所以會在短時間之內充斥整個市場,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就是許多模仿者大力推波助瀾所致。若排除道德評價,全社會能在最短時間之內福祉大增,他們自有其貢獻。
臺灣經濟奇蹟其實就是如此創造。民國60年代大量引進的加工出口廠,帶來先進國家將淘汰但在臺灣極先進的設備與產銷方法,透過小企業相互的學習與模仿,臺灣快速崛起成爲第一個世界工廠。這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創新,徹底翻轉了臺灣的命運。
可惜三十年來臺灣失去了引進、學習、模仿的動機與能力;眼看着老方法不斷被後進者炮製,與先進國家卻隔閡日深、距離日遠。關起門來孤芳自賞的臺灣,何日能再創新?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839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