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市場“兩增一減”: 規模、投資者數量增長,收益率走低

今年規模持續高增的理財市場,上半年運行情況如何?下半年又如何展望?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上半年理財市場呈現“兩增一減”的格局,規模及投資者人數增長,平均收益率不斷走低。

7月30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爲28.52萬億元,同比增加12.55%,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爲2.80%,較去年同期走低0.59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爲,利率下行的趨勢下,“存款搬家”推動理財市場規模高增,但下半年這一趨勢將放緩,底層資產收益率普降的環境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承壓態勢也將延續。

投資熱情不減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爲28.5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43%,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55%。超過28萬億元的理財產品,上半年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3413億元,同比增長3.11%。

分類型來看,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爲最多,佔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5.29%。其中,截至6月末的理財公司產品的存續規模爲24.3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27%,同比增加17.71%。股份制銀行存續規模下滑最明顯,同比下滑38.87%。

記者還注意到,中小銀行理財規模未明顯壓降。截至今年6月末,城商行存續規模約爲2.21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271億元,增幅1.23%;農村金融機構的存續餘額爲9792億元,僅較去年末下降了73億元,降幅僅0.74%。

“上半年‘手工補息’疊加存款收益率持續走低,助推理財市場存續規模持續增長。”一位理財公司人士對記者說,高利率產品難覓,未來預計還會有更多增量資金進行“存款搬家”,理財市場的規模也會進一步走高。

不過,規模高增的同時,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呈現持續下滑態勢,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爲2.80%。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爲3.39%,2023年末,平均收益率爲2.94%。

儘管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走低,理財投資者數量卻維持增長。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場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22億個,較年初增長6.65%,較去年同期增長17.18%。

穩健型投資者佔比最高

另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說,未來預計更多增量資金“涌入”理財市場,理財產品收益率將繼續承壓,不過相較於部分存款產品來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仍具有一定性價比,這是爲何即使收益率持續下行,理財產品規模仍在增長。

“尤其是債市利率持續向下突破的當前市場環境,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收益率將再度走低,如果債市出現大幅波動和調整,對於理財機構來說,風險會更大。”前述人士進一步說。

進一步來看產品結構,上半年,固定收益類產品佔比最高、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下滑最爲明顯。截至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爲27.63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88%,較年初增加0.5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1.73個百分點。現金管理類產品存續規模爲7.49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減少2.71個百分點。

此外,在風險偏好上,“穩健保守”投資者佔主要比重。報告顯示,上半年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爲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佔比33.82%。不過,在風險偏好變動層面,風險偏好爲一級(保守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佔比較年初均有所增加,分別增加0.64和0.19個百分點。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上半年理財產品規模穩步回升,平均收益率2.8%,繼續成爲居民投資理財的重要選擇。下一階段,銀行和理財公司應不斷提升對宏觀形勢和金融市場研判水平,爲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引導投資者養成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理念。

報告還顯示,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大部分都投向了實體經濟。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20萬億元。

未來規模增速及收益率承壓

年初不少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理財市場規模將邁上30萬億元臺階,從當前來看,有觀點認爲,從下半年理財市場規模增長速度來看,7月份將迎來增長高峰,但後續增長速度將放緩。

“7月爲理財規模擴張大月,今年三季度後期規模擾動因素增加,整體增勢或有所放緩。”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爲,7月固定收益類理財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中樞2.4%,高於3年期國股行存款掛牌利率45BP,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相較存款類資產的比價優勢較二季度趨弱。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認爲,7月作爲全年理財規模增長的重要窗口,目前理財子跨季後已有明顯的發力跡象。而近期公募基金降費改革引發市場熱議,部分理財子也宣佈下調旗下產品的費率,但通過對全市場產品的費率結構進行分析,認爲此輪集中降費不至於成爲理財市場的長期趨勢,更多是作爲階段性的營銷手段助推理財規模擴容。

下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將持續承壓也成爲業內共識。一方面,隨着增量資金的持續涌入,業內人士對理財市場“資產荒”的擔憂進一步加劇。“近期債市利率下行幅度較快,下半年這一趨勢或將延續,對於大幅配置債券資產的理財產品來說,收益率或進一步下移;此外,存款利率下行,多配存款產品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將走低。”一位上海理財公司分析師對記者說。

從數據上來看,上半年,理財產品主要配置對象仍是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比例也較高。報告顯示,相較於去年末,理財產品對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從2.9%降至2.8%,對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從2.1%升至3.6%,對現金及銀行存款的配置比例從26.7%下降至25.3%,對債券資產的配置從45.3%降至43.8%,代客境外理財投資QDII配置比例從0.8%上升至0.9%。

明明指出,簡單的“跟隨理財買債”的邏輯已不再適用,投資者應在品種結構、期限配置上進行有機抉擇,不僅需要結合歷史覆盤,找到機構配債行爲中不變的定量,同時也要抓住債市焦點,把握當期機構投資策略調整所帶來的變量。

普益標準研究員董翠華指出,理財公司可以尋求開發更多元化的產品,如混合型、另類投資(如私募股權、房地產、基礎設施項目等)、ESG投資等產品,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求。此外,在低利率環境中,流動性管理變得更加重要,理財公司可以通過靈活的資產配置策略,如增加短期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以保持產品流動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