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昏睡不是懶 多在30歲前發病

小華化名)從小就是健康寶寶,沒想到高中時卻罹患猝睡症,只要打開書本看字,視線就會變得模糊,昏昏欲睡;但看在同學眼裡卻覺得他是在裝病,聯合起來排擠她,最後小華一度罹患憂鬱症住院治療。這個狀況延續到出社會工作,小華甚至會在開會中睡着,讓她十分沮喪。所幸後來獲得正確的診斷,經過適當治療後,已經能恢復正常生活

猝睡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發病高峰在11~15歲、20~30歲兩個族羣,易被診斷爲鈣質缺乏、癲癇精神病

臺灣睡眠醫學學會監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黃玉書醫師指出,猝睡症與自體免疫有關,缺乏醫療照護,對病患身心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也可能因爲嗜睡及猝倒的症狀引發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除了民衆對這個疾病認知不夠外,診斷猝睡症的醫療資源不足,也嚴重影響疾病的照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醫師李信謙表示,外界經常會將猝睡症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混爲一談,實際上兩者的發病高峰年齡卻截然不同,有別於猝睡症多半在30歲前發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半是成年甚至中年後纔會發病,若未受到良好藥物控制,兩者也可能同時發病。

李信謙提醒,由於猝睡症多半好發於學齡青少年,因此家長相當容易誤以爲是孩童無心學業、懶散的藉口建議家長可關心孩童平常得睡眠狀況,學界建議青少年晚上要睡8到9小時,除時間夠長外,品質好不好也是關鍵,若不是因玩手機、打電動等影響睡眠品質,白天仍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突然昏睡,很可能就是猝睡症,應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並透過藥物控制。

黃玉書說,目前針對猝睡症,已經有專門的治療藥物,若確診也有健保給付。在健保署將「多次入睡睡眠檢查」納入給付後,更有助於發現國內更多的猝睡症個案,臺灣現已有專業的醫療照護,相信能讓猝睡症不再是健康領域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