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防疫制度之爭

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天下文化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下半場」,無論從發展態勢防疫重點輿論場上,都已悄然變化。爭論的出發點,來自於究竟「事前預防」和「事後治療」哪個重要;爭論的最終導向,繞不開大陸西方國家制度意識型態之爭。

醫學常識常說「預防勝於治療」,究竟孰輕孰重,在此次疫情也衍伸出完全不同的解讀。

西方媒體多屬「預防派」,歸咎大陸在疫情剛冒出頭時,隱匿消息,最終釀成大禍,猶如害羣之馬,因此有美國媒體指責,中國世界一個道歉。

大陸則強調事後治療補救,採取封城強力防控措施高效率醫院,加快疫苗研發,在大陸確診數明顯下降後,世衛組織官員一席「世界欠武漢一個感謝」的說法,讓大陸網民爲之振奮,但也讓一些西方輿論覺得馬屁拍過頭

眼看日、韓、義大利伊朗等國相繼淪陷,大陸出現越來越多境外輸入病例後,鍾南山院士拋出「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的風向,大陸官員也高調錶示,願提供其他國家幫助,還要向世衛組織推薦分享中國經驗。大陸突然搖身一變成了「救世主」。

西方國家從「重預防」角度出發,指謫大陸就是因爲不民主、限制新聞言論自由,才造成疫情蔓延擴散,所以問題還是出在體制問題;尤其在出現吹哨者李文亮過世、騰訊大家平臺被封等事件,更加深西方世界對大陸管控言論的印象

但大陸則從「重治療」角度看待,認爲就是因爲擁有舉國體制,可以「全國一盤棋」,才能這麼有魄力又高效地防疫、蓋醫院;尤其在義大利、日、韓、伊朗等國,相繼出現民衆不配合防疫的情況,讓大陸更深信自己的制度優勢道路自信。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疫情背後,嗅到了文明衝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