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上門”半個月部分快遞小哥每天加班 專家律師呼籲完善待遇保障

中工網記者 李新媛 尹文卓

“我們一線快遞員每天平均送快遞230件。新規施行後,要把這些快遞都送完,需要晚下班一個半小時左右。”快遞員楊先生說。

2024年3月1日起,《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部分快遞員反映,短時間內工作量加重。新規的施行規範了當前快遞市場上存在的部分快遞員擅自將快遞存放至驛站的行爲,旨在爲客戶帶來更好的服務,但這一規定又將給快遞行業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

客戶需求不一 快遞派送難度增加

“您好,您的快遞到了,您現在在家嗎?”快遞新規施行後,快遞員楊先生在客戶家門口再一次撥通了電話。

“今天這個客戶有時間,我就給他送上門了,但是有些客戶上早班或者晚班,就對我們的電話很反感。”楊先生說,“這種情況讓我們也很爲難,增加了我們派送快遞的難度。”

“快遞新規在提高服務質量、加強消費者權益保障的同時,也對整個快遞行業關於快遞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強認爲,《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強化了對消費者各方面的權益保護,同時,也對快遞服務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理、加大了違法行爲的處罰力度。

上海律協現代物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功承瀛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胡小俐告訴中工網記者,對於順豐、京東這種自建末端網點的企業來說,總部更容易掌握各網點的實際情況,更容易對網點的位置和人手進行重新佈局,也能推動各網點適應新規,完善合規體系,面對的問題會小一些。對於以三通一達爲代表的主要依賴加盟商和共配網點的企業,實現合規就需要與各加盟商達成一致,優化合作關係,短期內會有一定的挑戰。

中工網記者聯繫到一名來自自建末端網點公司的快遞員,他表示,現在要求送貨上門,對快遞派送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派送量有要求 需要延長工作時間完成

楊先生告訴中工網記者,每名快遞員日平均配送快遞量在230件左右,每人負責的片區都是固定的。爲了保證每天的配送數量,楊先生就需要每天加班一會兒,把聯繫客戶的時間補回來。

“之前每天晚上五點半左右下班,現在可能要到將近晚上七點鐘,每人每天派不出去的件不能超過本人總件數的10%。”楊先生說。

由於需要派送上門,楊先生不怕樓層高,反而怕樓層低。因爲高於七層的樓房都安有電梯,但遇上七層以下的樓房,楊先生就只能一趟趟跑。偶爾遇到客戶電話打不通,楊先生還是會選擇將快遞存放在驛站或豐巢,但會耐心向客戶解釋,大多數客戶都表示可以理解。

孟強認爲,對於快遞員而言,快遞新規加強了對快遞員職業道德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規範了配送行爲,有助於提升快遞員的職業形象和社會地位;但同時,更加嚴格的規定可能會導致快遞員的工作壓力增大,尤其是當不能隨意投放至驛站等終端設施時,可能導致配送效率下降,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增加,從而影響部分快遞員的收入結構。

胡小俐建議,企業應當科學調研評判合理的配送週期,既不要對消費者作出輕率的承諾,也不要對快遞員的配送效率過於苛求。如果配送時間是充足的,快遞員也自然會有動力送貨上門。“總體來說,新規是利大於弊的,其中一些對快遞公司的要求,其實本來就是他們應盡的義務,並沒有使某一方的權利義務特別失衡的條款。新規的出臺讓行業發展能夠更加標準化、規範化,減少各參與主體之間發生糾紛的可能性,降低快遞行業的運行風險,對於整個行業乃至社會的發展應當是有利的。”

快遞員工資能否有相應提升?

“不同公司,快遞員每單提成也不一樣。我們一單提成通常在1元以內。現在要求派送上門,工作量比之前增加了不少。”快遞員楊先生所在的快遞公司就屬於依賴加盟商和共配網點的企業。他告訴中工網記者,大家都覺得提升服務質量是應該做的,但希望能夠“漲漲工資”。

從歷史數據來看,要求必須送貨上門的消費者佔比約爲30%,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受限於白天家裡沒人等情況,是願意放在快遞櫃或者驛站的。如果能夠在下單時就讓消費者明確是否放在快遞櫃,也許就省去了在終端配送時讓快遞員逐一打電話聯繫的時間。

胡小俐表示,快遞員的工作量增加是客觀情況,快遞員有增加收入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也只有在快遞員收入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快遞員纔會有能力送貨上門。快遞從業人員流動性很大,一家配送點如果管理嚴苛、待遇低下,快遞員自然會流動到待遇更好的配送點去,市場會對快遞員收入有自發的調節。

孟強建議,企業應加強對快遞員的技能培訓和職業發展支持,使其能夠高效完成配送任務,提高單位時間內的配送效率;推行靈活工時制度,允許在配送高峰期增加臨時工協助,減輕正式快遞員的工作負荷;按照新規要求,企業應當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如購買保險、提供必要的勞保用品、設立高溫寒冷天氣補貼等;最後,快遞企業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引入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力負擔,同時兼顧人性化服務需求,讓快遞員的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孟強說。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