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無欲則剛

最近臺灣政壇動盪,不禁令人想起尋常不過的成語「無欲則剛」。這句話出自《論語》,孔子感嘆未看過無慾望的人,弟子問某人不是沒有慾望嗎?孔子予以否定。孔子五十一歲爲魯國大司寇,治國有成,被齊國警戒,餽贈寶玉、美女給魯定公,定公遂疏遠孔子。魯定公無法剋制慾望,失去孔子這樣的良臣。不得志的孔子遂開啓長達十四年周遊列國、顛沛流離的生涯。他飽受政壇慾望的衝擊,爲實現理想而遊歷各國,經歷無數淬鍊。孔子對於慾望的觀點,何嘗不是對人性的感嘆呢?

大文豪蘇軾寫一篇〈剛說〉,說明剛與仁的關係。「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所好夫剛者,非好其剛也,好其仁也。所惡夫佞者,非惡其佞也,惡其不仁也。」意思是說,剛強、堅毅、樸實、寡言,近於仁德;操弄言詞而令人動聽、臉色和善討人喜歡,卻沒有什麼仁德。蘇東坡認爲,並非人們喜好剛強之人,而是喜歡擁有這種操守的人。孔子有許多關於仁的看法,「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認爲仁乃是剋制自己的慾望,言行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實踐仁德,完全來自於自身,哪裡受他人左右呢?儒學透過自我約束來符合社會禮節,孟子將仁義禮智視爲四種德行。相對於此,爲了表現正義,古代羅馬將希臘女神泰美斯、狄克以及阿爾特賴亞等特質結合在一起,塑造出正義女神,手拿寶劍、天秤,眼罩矇住眼睛。寶劍代表懲罰罪惡,天秤代表公平,眼罩矇住眼睛意味着平等、客觀以及不徇私。羅馬將正義視爲公平、平等之心,同時也具備懲罰罪惡的能力,這座寓意像擁有消極的自我約束與積極制裁的兩種特質。如果無法剋制慾望,會有什麼結果呢?

日本《平家物語》是十三世紀完成的歷史著作,卷首的詩句發人深省。「祇園精舍之鐘聲,諸行無常之鳴響;沙羅雙樹之花色,顯盛者必衰之理;驕奢之人不永恆,恰如春宵之幽夢;跋扈者終必滅亡,彷彿風前之塵土。」這部小說描述平安時代晚期平清盛剿滅源家,掌握朝局,源家後代被放逐遠方;平家勢力因此達到顛峰,權傾一時。清盛去世,平宗盛接替,依然驕奢跋扈;最終源家後人源賴朝以少勝多,壇浦之戰消滅平家,平宗盛被俘而身首異處。《平家物語》開卷以佛教諸法無常爲起首,敘述一場政權更替的滄桑史詩。然而,迴歸故事本質,驕奢、跋扈乃是平家覆亡的根本原因,不是亡於弱小的源賴朝軍隊,而是亡於放縱自己慾望之結果。

現代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一九四三年二次大戰最激烈之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採用金字塔序列,由下往上分別爲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超越需求。物慾的需求屬於底層需求,只是鮮少人能夠自我超越。現代社會慾望可以由自己控制,放縱慾望而違反公平正義,將受到普遍價值觀形成的律法制裁。無欲則剛,或許是掌握龐大權力資源的從政者,必須時常拷問自己靈魂的名言吧!(作者爲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