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電價分流勢在所趨

在賴清德總統就職以來與「在野黨鬥、大陸鬥、自己人鬥」的一片鬥聲中,卓內閣中難得有股政策清流: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電價分級構想。這個方案較之前蔡英文總統在沒有配套措施下遽然推動碳權交易所,更爲實際可行。在民進黨無法放棄反核神主牌的當下,電價分級(流)昭示減碳政策的進步性。

臺灣目前電價是採一籃子計算法,即不管發電能源種類爲何,只分使用者量如民生及工業用電計價,這對以出口爲導向的中小企業未來面臨歐盟碳關(CBAM)或美國課稅是非常不利的。雖然歐盟於二○二六年纔開始課稅,且只限於碳排量高之鋼鐵、水泥、鋁製品、化肥及電力產品,但將會逐步擴充至所有進口產品。其次,CBAM是以產品碳足跡爲課稅基準,即涵蓋範疇一至三之碳排量,其中範疇二爲使用電力所產生的間接碳排量。

由於臺灣遲未開放電力產業,所有綠能發電業者只能回售給臺電,再由臺電輸配給企業。如此一來,經由臺電配送之電力沒有綠電,只有混了燃煤發電的灰電。當臺電的燃煤發電比例居高不下,業者若電力需求增加,意味着其間接碳排量將大增,就須繳納高額的CBAM稅金。政府目前核定之供電間接碳排係數爲○點四二四,代表臺電把自己四成以上的碳排量轉嫁了全體社會,完全違反社會正義。

其次,臺電購買綠電的批發價爲四點三七至五點五一元/度,但民生用電價格約二點九四至三點四五元/度,大宗電價約五點一七元/度,顯示臺電這種獨買(monopsony)制度嚴重扭曲綠電業者與企業的誘因:綠電業者不會開發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反遊說政府,維持高補貼。而用電大戶只要範疇二引發的CBAM稅額仍在負擔範圍內,樂得享用全民納稅人的錢補貼而來的廉價灰電。一般消費者,則被迫承受道德壓力,接受電價上漲,以免臺電破產。

故郭部長提出的電價分級制度(實乃根據能源種類的電價分流),可讓業者透過市場機制購買所需綠電額度,以降低間接碳排量,達到最有效率之減排,同時讓臺電毋須以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必須減排之業者,社會大衆則不用被不合理的電價政策犧牲。

但此政策旋即被行政院長卓榮泰打臉,原因並非表面的內容溝通,而是迴歸市場機制的綠電產業將使得臺電碳排量破錶,遭鉅額罰款,故官官相護,避免追究責任。另綠電價格不再被人爲操縱,民進黨政府就失去了政策綁樁綠電業者及用電大戶的手段,更甚者,民進黨無法透過扭曲的電價繁殖自己側翼,以收受政治獻金/賄賂。

由此可見,郭部長真不是民進黨自己人,本以爲是內閣亮點,不料成了擋門!我與郭部長有過一面之雅,只能祝福他「盡人事、聽天命」!

(作者爲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