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恐有過熱風險、總經疑雲仍存 大華銀投信:防禦股佈局不能少
輝達(NVIDIA)帶動AI熱潮,惟百年歐洲金融巨頭卻以「估值過高」爲由減持輝達,資產管理業者提醒投資人,下半年全球經濟仍有變數存在,不可輕忽投資市場可能發生的動盪。
新加坡大華全球保健基金產品經理何彥樟認爲,儘管美國政府已通過舉債上限,然經濟預期相對保守的前景下,投資人的防禦型資產部位不可少,相對看好醫療保健產業的前景。
就資金面觀察,醫療產業第一、二季爲傳統淡季,適逢資金自避風港撤出,表現落後大盤,惟旺季將於第三季來臨,預期先前表現較差、防禦色彩濃厚的大型製藥、生技與健保公司將迎來反彈。
何彥樟表示,近期全球股市瘋AI題材,推升科技類股評價,統計至5月31日,標普500資訊科技類指數的本益比已超過32.5倍,已較近5年平均的27.2倍高,短線行情恐有過熱疑慮;反觀基本面穩定的醫療保健類股,標普500保健類指數本益比約落在18~19倍,相較於過去5年平均的20倍而言,仍不算貴,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就藥廠狀況來看,何彥樟指出,國際大藥廠仍存在利多,如禮來(Eli Lilly)與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原本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被發現亦可作爲新型減重藥物,連帶可將減肥商機納入營收版圖。
再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本月將討論是否給予百健(Biogen)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正式用藥許可,若通過後,將有助企業營收進一步成長。
他也指出,醫療保健基金佈局於醫藥、醫療服務、醫材等類股,在剛性需求支撐下,營收來源穩定,無論景氣落點,醫療服務與生技製藥類終究被龐大的市場需求追逐。
全球保健基金除受惠重量級生物藥、癌症等新藥題材外,醫療保險類股、醫療器材及醫院相關個股,也因醫療人力與服務的量能回升,有望帶動醫療器材等相關類股重返成長軌道,值得長線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