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煙囪就知道高雄到了 中正學生拍片記錄反五輕抗爭

▲堅持沒有五輕日子中正學生拍片記錄抗爭者後續人生(圖/中正大學提供)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雖然我是高雄人,小時候回家路上看到那些煙囪就知道高雄到了」中正大學傳播系學生花1年時間拍攝紀錄片《沒有五輕的日子》,記錄2015年底高雄煉油廠關廠事件,帶出長達1/4個世紀的抗爭及環境污染改變了抗爭者的人生,並計劃雲林桃園北市巡迴放映,要讓更多民衆關注臺灣空污問題

中正大學傳播系學生拍攝紀錄片《沒有五輕的日子》,日前獲新北市學生影展新星獎「非劇情類」第一名,近期更參與「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劃巡演,希望喚起民衆對空污問題的關注。

中正大學傳播系、該片導演陳庭旭說,儘管對反五輕運動陌生,卻在去年才得知2016年是政府承諾五輕遷廠期限,加上先前常拍攝社會、環保運動相關公民新聞,因此決定和同是高雄人王教安,及兩位同班同學陳鴻鈞陳忠業組成「神農工作室團隊,用影像記錄這段長達28年的抗爭運動里程碑

《沒有五輕的日子》一片,以當年反五輕運動的靈魂人物主角,回顧28年前高雄後勁居民歷經3年陳情、公民投票,甚至爬上燃燒塔懸掛標語,仍無法阻擋五輕廠動工,只得到25年後遷廠的承諾。隨着最後期限到來,當居民以爲煉油廠停止運作、能放下重擔時,中油卻表示將續用油槽。雙方協商未果,但當年的抗爭者早已老去。

陳庭旭表示,雖然紀錄片已完成,但後勁居民的抗爭仍在進行,而他也會繼續追蹤,並將用公民新聞的方式報導後續發展。此外,《沒有五輕的日子》紀錄片近期更參與「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劃,是由一羣中南部的導演爲了反空污所發起的活動預計到雲林、桃園、新北市等巡迴放映,要讓更多民衆關注臺灣空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