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香港特首普選是中央的戰略機遇

劉佳 周晶晶

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日期臨近,中央與香港反對派角力也日趨激烈,香港反對派發起公投向中央發聲,而中央則以《白皮書》迴應之。對於香港普選問題的關注,一時成爲社會焦點。如何處理香港的普選要求,如何看待香港的普選,不僅是關係大陸政治安全,更是一個戰略問題。應該從祖國和平統一的戰略高度,加以審視研判

香港政治改革,發端二戰以後,英國需要重新調整殖民政策,從1946年開始,就着手製定香港的政治改革方案。但是隨着冷戰的爆發這一方案被擱淺。到了70年代末,麥裡浩政府重新開始香港政改。所以,特首及立法會普選,不能簡單的看成是對中央的挑戰,更是香港政治發展的歷史趨勢。

如今的香港,中央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香港作爲一個初級階段的選舉社會,和10多年前的臺灣有相似之處,當年中國政府發射導彈,阻嚇臺獨,結果反而幫李登輝勝選。因此如果中央施壓過度,更容易讓香港的反對派從中漁利。如果什麼都不做,就等於坐視港獨日益壯大。如何處理香港死結,成爲中央必須考慮的一件事。中國的經濟已經爲世界第二,如果沒有意外,中國崛起不可避免,對香港的反對勢力,中央固然無需過分遷就,但在特首普選問題上,卻是大勢所趨,如果將香港特首直選看作是一種挑戰,對中央來說當然充滿有點風險,但如果從更高的戰略層面來看香港特首普選,則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戰略機遇

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思想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他的創意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古代對邊遠地區統而不治的管理方式,中國古代,通過分封方式管理邊疆地區及一些稱臣衛星國。以此控制廣大地區。二是汲取了臺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教訓。所以中央如果放任香港不理,可能會使香港遠離中央期待的發展路線,在香港問題上「統」是大前提;但如果過度介入,則可能重蹈「二二八事件」的覆轍。因此「港人治港」「一國兩制」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推動香港特首普選,對中央而言,戰略意義非常重大,且利大於弊。

首先:對政改風險不宜估計過高。香港不論是建制派還是反對派,其活動的下線是不突破一國,而上線是不能讓中央直接介入香港。因爲香港沒有獨立建國的條件,不要說還有解放軍駐紮香港,大多數港人也不會支持獨立,反對派也很清楚這種情況。所以港獨只是一個幌子,沒有人會真正將其付諸實踐。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不論是哪一派,也都不支援中央直接介入香港事務,因爲請神容易送神難。所以不論是建制派還是反對派,中央應對其心理有準確把握。

其次:「一國兩制」是爲祖國和平統一而設計的政策,也是目前爲止唯一可行的政治方案, 「一國兩制」能否成功,關係着祖國和平統一能否實現。不論臺灣最終以何種方式實現統一,和平統一的道路必須保留。時至今日,上海深圳已經很大程度的取代香港的作用,香港的地位已經不如從前,因此對香港的政改實驗,更應拿出更大的勇氣。因爲不論香港社會政治轉型付出怎樣的社會成本,中國已經有足夠的承受力

第三:穩妥的推進特首選舉,可以使中央從香港死結中解脫。香港的矛盾非常複雜,如果中央過度介入香港事務,若真有治港良方,固然可以快刀斬亂麻,但如果沒有就等於是攬火入懷。與其自找麻煩,不如開放特首普選。對於特首和立法會普選後,可能出現的「亂」局,不必過分擔心,因爲這種「亂」很難突破「一國」框架,且不會對國家造成根本危害,付出一些成本完全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香港「七一遊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最後:只有開放特首選舉, 「一國兩制」政策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國兩制」本來是爲臺灣準備,臺灣已經開放黨禁實行選舉,「一國兩制」也應該適時升級,如果香港可以成功實行普選,就證明「一國兩制」的政治框架完全可以相容西方的選舉制度。對臺灣的示範作用無疑是很大的,雖然馬英九聲稱,香港政改無關臺灣,但如果真的無關又何必站出來解釋。反之,如果不能相容政府首腦普選,「一國兩制」是不完整的,這個制度的魅力與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總之,妥善的開放香港特首普選,可以進一步完善「一國兩制」,發揮「一國兩制」對臺灣的示範作用,同時也可以讓中央從香港死結中解脫,當然也會讓一些敵對勢力乘虛而入,給中央製造一些麻煩。但如果不能穩妥開放特首普選,反而過度介入香港事務,雖然可以減小敵對勢力滲入的風險,但中央必須直面香港的社會矛盾,等於攬火入懷自找更多麻煩,得不償失。

開放香港的特首普選,對中央來說是一個戰略機遇。中央的當務之急不僅要給香港反對派劃線立威,更要與研究提出自己的政改框架,如愛國者治港,如何保證特首候選人都是「愛國者」,如何在中央授權下實現「港人治港」,這些口號需要中央拿出政策框架,這個框架不僅要符合中央的利益,也要符合港人的期待。然後向港人徵求意見,掌握香港政改的話語主動權。再如大陸赴港移民有無選舉權,長住大陸的港人被選舉權如何實現等等,很多議題也應當主動拋出,向港人徵求意見,只有這樣,才能變被動爲主動,在特首普選問題上贏得港人的支持。

●作者劉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周晶晶,北京高中學校教師。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