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變味”升學宴
近期,中考、高考錄取通知書陸續下發,不少考生家長準備操辦升學宴。在一些地方,“不管考啥樣,都得辦升學宴”似乎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不僅存在競相攀比、奢靡浪費現象,讓本來美好的升學慶祝變了味,甚至可能成爲滋生不良風氣和腐敗行爲的溫牀。
適度合理的人情往來可以理解,但如果成爲一些人收“份子錢”的藉口,讓人背上“人情債”,升學宴就變了味兒。在給家庭帶來負擔的同時,更加劇教育內卷,形成升學是爲顯耀門楣、爲家長增光的淺薄認識,不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生預期和學業規劃。
近幾年,不少地方都發布了禁止黨員幹部舉辦、參加“升學宴”“謝師宴”的通知,一些地方還發布倡議書,提倡勤儉節約傳統美德,拒絕大操大辦,改用文明方式祝賀,如送一束鮮花、發一條短信、打一個電話、拍一張合影等,引導社會移風易俗、形成健康新風尚。一些考生還創新“升學宴”形式,不收禮金、只接受祝福,讓親朋好友共同見證自己的成人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升學標誌着孩子步入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用一種難忘、特別的方式爲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時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引領他們走進奮進的青年時期,將成爲其永生難忘的美好起點,這遠比大操大辦升學宴更有意義。(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