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評論員: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牽住“牛鼻子”。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以經濟體制改革爲牽引”列入指導思想,“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爲“七個聚焦”之一,制定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間表。系列部署強調,着力實施關鍵性改革舉措,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成熟定型,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把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位置,謀劃和部署一系列重大任務和舉措。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國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紮實成效,國家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步伐。實踐充分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極大增強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爲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

着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照高水平的要求,當前還存在明顯的短板與弱項。比如,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市場分割、各自爲政、市場規則不一致、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等問題仍然存在;破壞統一市場行爲的有效法律約束不足,明晰並保護產權的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等等。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在這些關鍵性基礎性領域實現突破和創新。

當前,回升向好是我國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徵和趨勢,但實現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亟須以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爲主攻方向,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爲延續經濟增長好勢頭營造良好制度環境,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這是改革的落腳點,也是改革的發力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堅持致力於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一項項改革舉措,對短期經濟復甦和中長期增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然會影響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以系統思維健全改革推進機制,使各方面體制改革朝着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協同推進,我們就能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一個個既定的戰略目標。 (經濟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