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挖潛海外|出海專題
2024年,出海市場戰況空前,中國創業者在海外紛紛摩拳擦掌,以期能夠把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業理念、戰略打法輸出海外,他們依然堅信“時光機理論”,並希望提前押注20年前的中國。
零態LT特推出出海觀察欄目《出海反光鏡》,從多個維度記錄中國企業出海新徵程。本文是該系列第41篇,聚焦中國電商巨頭京東,能否在海外找到增量。
“低價”一年後,京東交出了一份雙增“答卷”。
2024年3月6日,京東披露2023年Q4及全年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Q4,京東營收3061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淨利潤84億元,同比增長9%。2023年,京東營收10846.62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淨利潤241.67億元,同比增長132.8%。
如此亮眼的業績,自然引得資本市場側目。3月6日以來,京東股價持續上行,3月12日美股股價報收26.07美元/股,相較3月5日21.44美元/股的收盤價,上漲21.6%。
不過將時間拉長來看,自2021年年初以來,京東股價持續下行,2023年亮眼業績帶來的股價回調,距離三年前100美元/股左右的歷史高點,還是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這也從側面說明,京東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於盈利與否,而在於想象空間有限。
1、低價一年後,京東業績緊追大盤
隨着消費者的決策變得愈發理性,諸多電商平臺業績紛紛觸頂,唯有拼多多靠低價策略異軍突起。在此背景下,謀求進一步成長的京東,也瞄準了“低價”。
在2022年底舉辦的京東零售內部大會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表示,“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將 “低價戰略” 列爲京東零售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
2023年,京東圍繞低價推出多項活動。比如,年初京東上線百億補貼、9.9元包郵頻道,佔據首頁“黃金位置”。雙11期間,京東也喊出了“真便宜”的口號。
對內,京東不斷調整組織架構,全面打通自營和POP,並且以低價爲流量分配標準,平等對外自營和POP商家。此舉幫助京東俘獲了衆多新生代第三方商家。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方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88%,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4.3倍。
▲圖:京東財報數據
有第三方商家作爲“鮎魚”,再輔以持續的低價活動,京東得以斬獲亮眼業績。
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Q4,京東日用百貨商品收入爲961億元,同比增長0.2%,扭轉了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趨勢;最核心的電子3C產品收入爲1503.53億元,同比增長6.1%,創五個季度以來新高。
對比而言,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Q4,家用電器及通訊器材絕對量同比增長7.8%。電商行業存量紅利收窄的背景下,京東電子3C產品收入增速與大盤保持一致,實屬不易。
對此,京東CEO許冉表示,“去年一整年,京東始終加快推進平臺生態和低價心智的建設,目前整體表現符合預期。”
2、淨利潤增速亮眼,核心業務價值表現如何
過去一年,京東持續推進低價戰略,固然贏得了市場,但成本壓力也隨之上升。財報顯示,2023年Q4,京東營銷費用爲131億元,同比增長9.4%,遠高於3.6%的營收增速。
事實上,隨着電商紅利觸頂,一衆電商巨頭的營銷效率都在走低。以阿里爲例,2023年Q4,其銷售和市場費用同比增長10.3%,也僅僅帶動營收增長5%。
不過好在,營銷費用飛速增長的背景下,財務出身的許冉加大了對京東各剛性開支的控制。比如,2023年Q4,京東一般行政開支爲23.77億元,同比減少34.79%,主要得益於股權激勵減少。
▲圖:京東財報數據
整體而言,2023年Q4,京東履約開支、研發開支和一般及行政開支合計費用佔比爲7.8%,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
因大力控制成本,推進低價戰略的同時,京東的淨利潤並未受損。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京東歸屬淨利潤241.67億元,同比暴增132.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京東的非經營利潤也有十分亮眼的表現。
財報顯示,2023年Q4,京東非經營利潤爲17億元,上年同期爲-4億元;2023年全年,京東非經營利潤爲75億元,上年同期爲-16億元。據悉,京東的非經營利潤主要來自於“利息收入增長及股權投資相關虧損減少。”
換而言之,如果沒有規模可觀的非經營利潤,2023年,僅靠控制費用,京東的淨利潤很難飛速攀升。
事實上,靠控制費用和非經營利潤增厚利潤,也從側面說明,京東核心業務的價值並沒有同步增長。
財報顯示,2023年Q4,京東整體毛利率14.2%,同比下跌0.1個百分點。同期,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爲2.6%,同比下跌0.4個百分點。
3、京東下一步,瞄準海外
正因爲核心業務提升有限,整體業績亮眼的背景下,京東還拋出了一份豐厚的現金分紅以及大規模的回購計劃。
據悉,2023年,京東擬現金分紅12億美元,同比提升20%左右。與此同時,截至2027年3月的未來36個月內,京東還計劃回購價值不超過30億美元的股份。
由此來看,披露財報後,京東股價連續數天上漲,固然是因爲整體業績亮眼,但另一方面,或許也與部分投資者被分紅和回購“誘惑”有關。
然而,一家企業的股價如果想要持續走高,主要還是建立在長線想象力之上。考慮到非經營利潤不具備持續性,並且鉅額營銷費用的轉化率正在下降,僅靠低價戰略,接下來京東其實很難持續成長。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提振股價,京東更重要的任務,其實是探尋到更具成長空間的市場。目前來看,京東正打算進軍海外市場。
2023年11月,德國《經理人雜誌》報道稱,京東有興趣收購德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2024年2月,京東發佈聲明稱,評估收購Currys仍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不排除對Currys已發行股本進行現金收購要約。
事實上,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觸頂的背景下,諸多互聯網公司都在加緊佈局海外市場,並且斬獲了亮眼的成績。以拼多多爲例,其於2022年9月推出跨境電商平臺Temu。得益於大手筆的補貼策略,Temu一經推出就席捲海外市場。
國海證券披露的研報顯示,2023年Q3,Temu爲拼多多貢獻約162億元的收入。對比而言,當期,拼多多總營收也不過688.4億元。顯然,Temu已然成爲拼多多的“第二條曲線”。
相較傳統的輕資產互聯網企業,京東入局海外市場的優勢在於其具備深厚的物流基建護城河。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京東物流擁有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
目前,京東已在美國、德國、荷蘭等地落地自營海外倉,並以海外倉爲核心,進一步構建包括海外倉網、國際轉運樞紐、海外國家本土的運配網絡及跨國運輸網絡於一體的全球供應鏈網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京東並非最近才加碼海外市場,此前已運營印尼站、泰國站等站點。
不過遺憾的是,這些站點的表現均不盡如人意。2022年,京東印尼站兩次裁員。隨後,京東宣佈關停泰國站和印尼站。
參照亞馬遜的經驗,其此前在中國市場也具備一定的物流優勢,但卻被淘寶碾壓。這從側面說明,加碼海外市場,物流優勢僅是加分項,並不能直接促使京東登頂冠軍寶座。
因此,如果京東想要靠海外市場打開成長空間,接下來不光需要基於物流優勢,進行渠道佈局,更需要結合海外消費者的需求,調整產品側重以及營銷宣發。
作者|張堯
編輯|胡展嘉
運營|陳佳慧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