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國債券仍具吸引力 指數納入將帶來資本流入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5月份減持量已經出現明顯回落。下半年,若中國經濟明顯回穩轉好,外資有望加大投資人民幣債券。隨着彭博等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完成中國債券納入全球旗艦基準指數計劃,指數納入還將繼續爲中國帶來較爲持續穩定的資本流入。

今年2月至5月,外資淨減持人民幣債券受到市場關注。聯準會升息導致中美利差縮小甚至出現倒掛,是外資減持中國國債的原因之一。

李冰表示,聯準會升息的影響有限,不應被視爲對中國境內債券市場開放的巨大阻力。當前聯準會升息主要是爲了應對美國國內的巨大通膨壓力。因此,比較中美實際利率可能更有意義。以十年期國債爲例,目前中美利差在2%左右,中國債券仍保有相對的吸引力。

從殖利率角度來看,今年全球債券指數表現乏善可陳,截至6月15日,彭博全球綜合指數取得回報爲-14.98%,而彭博中國綜合指數的收益則爲1.79%,在主要經濟體中一枝獨秀。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相關性較高的市場,如巴西、墨西哥等,在聯準會升息的壓力下,也採取了相應的政策,然而其債券殖利率出現了更大幅的下滑。這從側面說明,利差並不能直接決定債券市場的殖利率,投資者還應關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相關程度。而中國市場的分散化效應較爲明顯。

自2019年4月,彭博等全球主要債券指數陸續啓動了納入中國債券的進程。彭博率先於2020年11月完成指數納入計劃。目前,人民幣債券在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中的權重約爲6%,人民幣是該指數中的第四大計價貨幣。指數納入將繼續爲中國帶來較爲持續穩定的資本流入。

李冰指出,儘管目前全球投資者仍以投資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爲主,但隨着投資者對於中國債市的深入瞭解,他們會逐步將目光轉向信用債市場。彭博於2020年11月推出了彭博中國高流動性信用債(LCC)指數,幫助全球投資者瞭解、評估和投資中國信用債市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LCC指數表現出了興趣,包括摩根資產管理在今年推出了全球首支追蹤包含LCC系列指數的ETF等,由此可見全球投資者對中國信用債市場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