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 養生重在防寒祛溼

陳子源

雨水時節,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溼。此時養生的重點應該放在防寒、祛溼這兩點上。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保康醫院主任醫師韓娟在接受採訪時介紹,雨水時節很多地方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南方地區容易因爲降雨多且時有寒潮,出現“倒春寒”。對於老人和小孩來說,他們的體質相對較弱,易受到“倒春寒”的侵襲,因此要做好“春捂”。“春捂”原則是“上薄下厚”,即隨着氣溫逐漸升高,可以優先減去上身衣物,但不能忽略後背和腹部的保暖,因爲這兩處是人體陽氣匯聚之地,最易受寒邪侵擾。同時,將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謹防“寒從腳下起”,影響全身的氣血循環。

韓娟提示,在飲食方面,應減少食用油膩厚味之品,因爲這類食物最易生溼困脾,損傷脾胃功能。生冷食物也應儘量避免,以免傷及脾胃陽氣。可通過食用味甘性平或稍溫的健脾養胃食物,以及藥食兩用之品,以達到健脾利溼的效果。例如,山藥能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蓮子能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等。另外還有芋頭、紅棗、紅薯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飲食調節,穴位按摩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保健養生方法。”韓娟表示,陰陵泉,作爲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具有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溼的功效,對於解決體內溼氣過重或水腫問題尤爲有效。操作方法簡單,只需用手指指腹用力點按陰陵泉穴,然後轉爲揉按,直至局部產生酸脹感爲宜。每日堅持按摩,不僅能幫助身體健脾祛溼,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