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解嚴世代都要看!一展看盡解嚴後臺灣建築劇變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模型,圖爲西寶國小。圖/©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年度大型建築研究展《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出以來頗受好評,展期現正倒數中,該展探問1987年的「解嚴」之於臺灣建築的意義,爬梳臺灣建築於1980至2010這30年間的發展變化與重要事件,不論觀衆是戒嚴或解嚴世代,都不可錯過。

本展由龔書章擔任總策畫,王增榮、吳光庭、郭文亮、詹偉雄、褚瑞基、王俊雄、林芳慧等人組成展覽研究小組與忠泰美術館團隊共同策畫,以「解嚴世代」稱呼約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87年解嚴前後完成大學建築教育的建築人。展覽聚焦這羣解嚴世代作品或行動所展現出非傳統、非傳承的特質,從四大面向「建築展覽」、「建築媒體」、「九二一地震」、「建築設計」梳理出解嚴世代的特殊羣像,形成的反轉力又如何改變臺灣建築。

其中「建築展覽」可看見臺灣建築的追尋,展場顯示,1985年的《中國建築之美》,猶根據中國史觀之歷代建築型態進行脈絡爬梳;隨着2000年臺灣首次進入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國際舞臺,於2002年起透過競圖決定每屆「臺灣館」的參展團隊組成、作品與論述,轉而對國際展現臺灣的建築與文化,也與在臺展覽《黏菌城市:臺灣現代建築的本體性》與《城市謠言:華人建築2004》呼應。2010年前後,更多跨世代與跨國界的建築展覽多向度展開自身的建築觀。

九二一地震於臺灣建築也是大震盪,面對災後重建,建築人開始深刻思考:「建築可以爲臺灣做什麼?」因着災後重建而啓動的「新校園運動」、保存地震記憶的「地震教育園區」競圖,以及解嚴世代在地震後開始反思臺灣建築文化的自主性,都象徵因應地震天災所帶來的劇變而讓建築文化領域也隨之產生影響。

之後透過實際的建築空間設計,解嚴世代也對社會產生實際反轉。展場顯示,「好茶部落」聚落保存與復興計劃、蘊含歷史記憶的「臺北市二二八紀念碑」、顛覆建築教育模式的「建築繁殖場」、翻轉都市公共空間的「凱旋公園暨新福宮廣場」和「新竹市東門城廣場」、不同思維的都市規畫「第一維管束」、創新校園規劃的「潭南國小」和「西寶國小」、住宅建築「青田主人」、宗教建築「菩薩寺」等,都呈現解嚴世代非傳統、非傳承的「不連續性」特質。

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表示,該展試圖勾勒出臺灣建築歷史多元發展的初步脈絡,是個平臺,透過議題的研究與觸角延伸,積累成爲社會的共享智庫,期待能引起更社會廣泛的討論。展期至1月12日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