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預製菜的爆火邏輯|潮頭

《潮頭》是本站科技新推的關注新經濟熱門人物的欄目,“大浪翻滾,誰立潮頭” , 《潮頭》致力還原熱門KOL和青年領袖的商業密碼和人生理想。

文/閆妍

穿越疫情、闖過春節,今年五一期間預製菜仍然熱度不減。

消費者對於預製菜的需求有多旺盛?有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每日優鮮、盒馬、京東超市等平臺的預製菜銷量同比漲幅在100%到500%之間。

“整體增速非常快,每年基本上都是2—3倍增長。”珍味小梅園創始人兼CEO浦文明告訴《潮頭》,預製菜創業不到兩年時間,小梅園已在今年3月實現盈利。“在上海鋪設的30餘家專營店,其中90%以上可以做到盈利。”

2020年8月,擁有15年生鮮供應鏈經驗的浦文明發現餐飲零售化趨勢逐漸清晰,辭去了在餓了麼高級運營專家的工作,開始投身於預製菜賽道創業。在他看來,預製菜是個不折不扣的好生意,“這是個投入小、毛利高還沒什麼食品安全風險的賽道,相對來說它一定是門好生意。”

藍海市場,空間廣闊,這也讓預製菜市場競爭逐步升溫,包括西貝、海底撈、望湘園、盒馬鮮生、永輝超市、家樂福等行業巨頭們已經率先搶灘。

爲了爭取更大市場份額,浦文明加足了馬力。

浦文明講,預製菜市場仍處在“有品類、無品牌”的早期階段,大家購買預製菜不是品類驅動,而屬於渠道驅動型,“所以必須要拼命地去鋪渠道,渠道就是現階段的競爭壁壘。”

他坦言,今年加大規模鋪設專營店渠道將是公司運營的重中之重。“我相信,等疫情一解封,馬上就會有很多的鋪子空出來,我們會迅速地把它們拿下來,後續每個月會在上海開出二、三十家專營店。”

本站科技《潮頭》專訪了珍味小梅園創始人兼CEO浦文明,闡述預製菜的爆火邏輯,以下是採訪實錄:

一、預製菜保供上海:“工廠能生產多少,全部拉過來”

《潮頭》:這輪疫情下,我發現上海等地預製菜的需求水漲船高。在你看來哪些因素正在催熱這條賽道?

浦文明:因爲疫情大家都關在家,你纔會發覺每天自己做三頓飯是很耗費時間的。很多上班族早上做完飯,到11點又要開始做中午飯,沒過幾小時稍微休息下又要開始做晚餐,無休止地循環讓大家很疲憊。再加上很多人是居家辦公的,一邊要辦公處理問題,一邊還要清洗、切配、烹飪,就會很麻煩。所以在疫情下,預製菜成爲了一個很好的節約做飯時間的解決方案。

《潮頭》:目前復購率等關鍵數據表現如何?盈利了嗎?

浦文明: 我們3月份已經盈利了。線上可以看復購率,像我們某些好的單品復購率達到了20%以上。在線下我們不太看復購率,而是看動銷率。基本上,在商超賣場裡,我們的動銷率達到了每個SKU每天在每家店賣出8個,已經遠遠好於其他。我們的專營店賣得更好,小梅園在上海將近30幾家專營店,90%以上的店盈利,平均門店交易額一個月在10-12萬左右。

《潮頭》:我們瞭解到“珍味小梅園”是上海保供企業之一,是什麼時間接到了通知,以及具體承擔着怎樣的工作?

浦文明:在3月20日左右,我們很多門店都關門了,送貨等各方面都比較麻煩,就主動申請了保供企業,先是做普陀區的保供企業,4月份變成了上海市保供企業。主要任務是承擔社區供貨,同時供給社區團購,承擔大家的物資需求。一開始大家都很混亂,我們投入很大精力去做嚴格控價,但凡被我們知道有人在中間故意加價售賣,絕對不發貨。

《潮頭》:是查出過這樣的人嗎?

浦文明:對,查出來過,查出來以後我們是給到他時間,讓他去把錢退回給用戶。我們是做品牌的,價格在各個渠道是統一的,他在中間胡亂加價,消費者的感知會很差,說不定會認爲是品牌在發國難財,負面影響太大了。哪怕那個階段物流費漲了很多,我們也情願自己消化成本,不漲零售價格。

《潮頭》:那段時間 “珍味小梅園”的出貨量達到了多少?數據上漲明顯嗎?

浦文明:每天出貨量大概在2000箱貨左右。對比這波疫情之前,確實有增長,還增長蠻快的。我們發覺不光是線下,線上單量起勢也很快,整個京東自營點所有商品都賣空了。上海倉庫裡面將近有20幾個SKU,基本上現在也已經全賣空了。

《潮頭》:疫情沒影響到你們在上海的工廠和生產線嗎?

浦文明:目前幾個工廠都沒受到特別大的影響,因爲是保供企業,一直在生產。缺貨的大部分原因是在於物流,而不是生產端。比如一批原材料進不來,某些單品就沒辦法去生產,所以這個產品就會缺貨兩天,但是後面貨到了,就馬上去生產。

《潮頭》:這種情況下,大家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浦文明:所有人都忙飛起來。供應鏈部門每天要看來多少貨;物流部門每天確認在倉庫收貨的人,晚上出庫分撿又要多少個人;品控部門負責關注進出庫(產品)的品質;負責做訂單管理的人,每天各個渠道訂單過來,包括團長的,KA的,還有一些夫妻店的,要把訂單一筆一筆全做好,然後財務覈對賬款。

每天都是這樣,從早上八、九點鐘開始,一直要幹到晚上十二點收完貨,這一天才算結束了。最高峰的時候,每天進庫將近1萬多箱貨,出庫達到500箱貨。每天生產線全部拉滿,工廠能生產多少,全部拉過來。

《潮頭》:是否擔憂,疫情之後這片市場會出現較大程度的回落?

浦文明:我覺得不會有太大回落,甚至疫情一過,我覺得會更火。可以說疫情教育了預製菜的用戶,以前不買預製菜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嘗試過了,等於免費拉來一波新客。至於這些新客到底有多少能留存下來?我預計不會很差,疫情以後,你該在家做飯的人還是要做飯的。

二、下一個萬億元餐飲市場?

《潮頭》:有行研報告稱未來6-7年我國預製菜行業有望成爲“下一個萬億元餐飲市場”。對此你的預期和看法是怎樣的?

浦文明:這種萬億市場其實是把各種各樣的分類都包裹進去了。從我們感知上來說,目前也沒有這麼大,我個人認爲,那個是廣義的預製菜,我們做的預製菜相對來說就是屬於3R食品(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這三個市場實際上並沒有想象中這麼大。

相對來說,選擇去做2B生意也就是餐飲供應鏈的,實際上切的是5萬億的餐飲賽道。我們做2C零售生意的,切的是3萬億的生鮮賽道。但不管從哪條道切進去,都是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一個紅利賽道。

《潮頭》:除風口以外,單純就商業模式而言,預製菜是門好生意嗎?

浦文明:預製菜是。第一點,因爲它是加工產品,毛利不比滷味毛利低,算是比較高的;第二點,預製菜基本上是冷凍產品,保質期較長所以沒有什麼損耗成本,對小老闆或加盟商來說,操作難度非常低;第三點,它的食品安全是有保證的,因爲是預包裝食品,相對來說比熟食滷味這樣的賽道還要更安全。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投入小、毛利高還沒有什麼食品安全風險的賽道,相對來說它一定是門好生意。

《潮頭》:小梅園目前整體的增長速度如何?你的目標市場份額是多少?

浦文明:我們這兩年整體增速都比較快,去年營收在2個億左右,今年目標是5個億,基本上都是每年2、3倍的增長。

對我們來說,就是要在這個高速增長的行業裡面,迅速搶佔C位,你必須要跑得比別人更快。我們判斷,如果在這樣一個紅利賽道里面,每年只能做到10%-20%增長的話,很快就會被別人超越了。

《潮頭》:跑通預製菜生意的門檻或者說壁壘在哪裡?口味、價格、供應鏈、渠道,哪個纔是最痛的?

浦文明:很多人都會說創業有壁壘,我們盤了一下,在預製菜賽道上商品肯定不是壁壘,你能做我也能做,只是說誰的口味更豐富一點,誰的成本更低一點,這一定不是壁壘。然後工廠也不一定是壁壘,因爲對工廠來說,你能建我也能建,只是規模大小問題。

那麼現階段到底什麼是壁壘?我們認爲有可能是渠道。這也是我們爲什麼要自建門店,就是爲將來做打算。雖然大家現在賣的是冷凍品,但我預判,未來預製菜的終極形態肯定是冰鮮產品,因爲口感更好、成本更低。但冰鮮預製菜因爲保鮮期短,必須自己有渠道才能做得好,所以我們纔會說要圍繞整個線下的專營店來做渠道壁壘。

《潮頭》:所以對於小梅園而言,渠道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

浦文明:是的,專營店建設是我們公司今年的重中之重。我相信,等疫情一解封,馬上就會有很多的鋪子空出來,我們會迅速地把它拿下來,之後在上海每個月都要開出二、三十家專營店。

《潮頭》:步子會不會邁得太大了?

浦文明:做品牌一定是規模取勝的,你沒有規模,成本等各方面都降不下來的。我們創業以來爲什麼前面每個月都在虧錢?不就是爲了做規模嗎?規模對於預製菜賽道而言,就意味着渠道滲透率,意味着品牌市佔率,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意味着你能以相對更低的價格成本拿到更多的量。

三、2022年深耕上海,擴大自營店規模

《潮頭》:預製菜看似風口潛力無限,卻已經有西貝、海底撈、望湘園、盒馬鮮生、永輝超市、家樂福等巨頭們入局了,這會擠壓創業品牌的生存空間嗎?

浦文明:從目前來看,大家一起來做這個市場,我覺得挺好的,因爲這個市場足夠大。對於品牌創業來說,實際上比互聯網創業TMT要好很多,在於TMT是要贏者通吃,大家一定要燒錢做出市場份額,甚至做到頭部。但品牌不一樣,品牌一二三名都活得很滋潤,哪怕一二三名你都做不到,就做一個區域的龍頭,一樣活得很滋潤。

我個人特別認可,大家一起進來這個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認知預製菜是幹嘛的,水池大了以後,魚也能長得更大。就怕這個行業不漲,即便就你一家在做,也沒有任何意義,永遠做不大。

《潮頭》:類似盒馬和叮咚買菜既是大渠道方,同時也在做自己的自營預製菜品牌,你們相當於他們自營品牌的同質品。對於小梅園而言,會有壓力嗎?

浦文明:實際上是這樣的,渠道跟品牌永遠是博弈的。當你品牌力強的時候,渠道要借你力,就是你這個品牌自帶流量,渠道就不會把你給趕出去,大家是相互依存的。而當你品牌力弱的時候,就很容易就被替換掉了。

所以我們自建渠道,往往就是爲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力。當品牌力強的時候,他們採購也會來找來合作,比如說幫他代工或者聯名。對渠道來說,自有品牌可能是毛利的一個點,但最終還是需要顧客到他這邊來買東西,什麼品牌能給他帶流量,那肯定願意合作的。所以一定是自己要強,甚至研發新品能力要比盒馬和叮咚他們還要強,這樣他們就不會拋棄你,永遠跟你做。

《潮頭》:因爲今年整體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也聽到很多品牌發聲表示擴張放緩,對此你的想法是怎樣的?

浦文明:很多行業都會覺得疫情後要踩踩剎車,我們反而覺得這是機會。就是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我覺得,這是一個能給予我們能拉開差距的機會。所以,我們在今年一定是加大投入、全力衝刺。你看我們在疫情的時候,找了品牌代言人,如果說沒有這波疫情,可能現在已經開始做投放了。

《潮頭》:除了“攻”以外,有沒有一些地方需要“守”,哪些部分要後退放緩,更加務實一些?

浦文明:我們的降本主要會集中在供應鏈的優化上。之前剛入職的供應鏈總監,已經開始做整個供應鏈的優化,將物流費率從25、26個點,到現在將近降下了10個點。起量以後把商品成本又往下降了降,目前整個毛利水平逐月提升,更多的利潤出來了。

在銷售端,實際上我們在9、10、11、12這四個月裡,把一些一直虧錢的主播都給砍掉了。包括以前我們通過機構做的營銷,現在也不用了,自己組建團隊做。通過這四個月沉澱以後,我們線上在3月份也已經做到不虧錢了。

但是我們對人的投入沒有減少,沒有縮Headcount,不像其他創業品牌開始砍人,通過砍人降本增效。我覺得人是核心關鍵,我們馬上會來一個產品總監,以及還有戰略部的副總裁要加入我們。小梅園一直在努力找到更強力的人,包括門店招商負責人、營運負責人、外賣負責人等高級職位,都會在疫情之後入職。我們今年需要再往前衝,在人上面我們是不砍headcount的。

《潮頭》:接下來小梅園的重點發力方向是怎樣的?

浦文明:我們今年主要是在上海深耕,然後在下半年會圍繞着江浙滬,在杭州和蘇錫常、南京,這幾個城市做滲透,甚至是找加盟商去做。因我們想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實一點,然後增加產品力。

在渠道商方面,我們有自己的專營店,還在爲盒馬、叮咚買菜供貨,同時給各個商超賣場在做供貨。未來,我們專營店會是主力做的渠道,但也不會把這些KA放掉,北京、深圳等也有經銷商在幫我們鋪一些渠道。

未來我們怎麼擴張?我相信一定是有數據沉澱後做出的決定。舉例子,我們今天在北京、深圳、武漢、成都都有經銷商。將來門店想擴張到哪裡去,一定是看哪個區域的出貨量更多,哪個區域品牌市佔率更高,就會優先在哪裡拓我們的專營店。

四、核心流量戰場在哪裡?

《潮頭》:儘管預製菜賽道一片火熱,但不可否認,行業目前仍處於“有品類、無品牌”是的階段。怎麼看現在用戶的忠誠度問題?

浦文明:目前不是品類驅動型的屬於渠道驅動型的。大家去買預製菜的時候,是衝着渠道去的,而不是衝着品牌去的。所以必須要拼命地去鋪渠道,這也是我爲什麼說現階段壁壘就是渠道。就是誰能快速地把品鋪到各個渠道里都有,那就是能迅速地搶佔用戶心智。將來,我們希望用戶想到買酸菜魚,就會想到小梅園,這是我們核心關鍵。

《潮頭》:這種比較初級的市場現狀,會給創業者帶來哪些挑戰或“天坑”?

浦文明:現在這個有品類無品牌的階段,大家切忌去研發一些消費者沒有認知的菜。一些創業者有個誤區,他賣酸菜魚,我就去賣番茄魚,以爲是做差別化了,但是消費者根本不知道番茄魚是什麼東西,然後又不認識這個品牌,那幹嘛要買你?

單品創新需要具備一定渠道能力,並且你的品牌力已經深入人心了,到那個階段才能去做一些差異化的產品出來,不僅能引領行業,消費者也願意買單。我個人認爲,走到這步的話,你的收入起碼要到達十個億左右的時候。

《潮頭》:你們爲打出差異化做了哪些功課?

浦文明:我個人認爲怎麼把產品的差異化做出來,接下來就是看誰能迅速地搶佔用戶心智,誰能先搶佔用戶心智,誰最終就會活得好,也不是說一定贏,肯定會活得更好點。

然後,還是要踏踏實實迴歸業務本身,不要像其他品牌一樣通過燒錢擴規模,通過擴大投放換來一些交易額,萬一資本續不上,最後可能一地雞毛。要回歸業務本身,作爲一個品牌創業者來說,如果不能掙錢,你就是耍流氓。你不像TMT可以通過燒錢換規模,最終去做收割,人家是要麼不掙錢,一掙錢就把前面幾年的錢都掙回來。但是對於消費品牌創業來說,你還是要圍繞賺錢做功課。

《潮頭》:對於預製菜而言,核心的流量戰場在哪裡?

浦文明:預製菜在線上主要還是以抖音爲主。因爲只看圖文,對於預製菜的方便程度是無法良好理解的。所以它的流量戰場主要還是短視頻,所見即所得,特別適合預製菜的爆發。我們今年在線上的目標,就是在抖音做得更好。

《潮頭》:在用戶拉新上,我們看到已經有玩家採取了類似於瑞幸當年的“邀請好友獲得獎勵”的裂變式推廣,這種玩法會對你們產生壓力嗎?

浦文明:沒有壓力。購買預製菜的消費者是在25-40歲之間的女性爲主,不是一些年輕人,沒有那麼強的黏性和復購率,並且在線下做得其實是老客生意,不是光靠拉新,本質還是要把產品做好,本末倒置地通過補貼拉人頭,最終如果東西不夠好,燒得錢全白費了。

另外咖啡和預製菜實際上有很大差別,咖啡好不好喝,中國老百姓大多嘗不太出來。但是,這個菜好不好吃,大家的舌頭一下就分別出了。第一次嘗試可能通過這種方式被拉過來,但東西不夠好吃,中國人是不會爲了便宜委屈舌頭的。

《潮頭》:這片市場的最終格局將是怎樣的?

浦文明:它會走向分化。比如說工廠類型的企業,可能更多注重在2B生意,去做餐飲供應鏈,但他們也會有些2C的產品能賣得很好。作爲像我們這種2C端起來的產品,接下來也有可能會去做2B端的餐飲供應鏈,作爲第二增長曲線。

從渠道上來看,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是專營店模式,預製菜賽道上也會出現類似於像絕味這樣的品牌。如果有頭部企業能開出1萬多家店的話,那我認爲,這個行業的終局可能就是這種品牌店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