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資源的估值邏輯

賣殼數量增加,垃圾股股價持續下跌,看似悖論,實則是投資者更爲理性,賣殼也是淨殼優先,且股價不低,垃圾殼仍然毫無價值。

近期控股權轉讓的案例有所增多,大股東變更也變得頻繁,似乎資產重組又有了升溫的跡象。但實則不然,相比以前的資產重組,現在的大股東變更明顯不同,而且也沒什麼烏鴉變鳳凰的預期。

過去的重組,通常是一家公司經營不善,新的東家先和原大股東談判,簽訂重組意向協議,接着是談判垃圾資產的處置以及債務的重組,一般公司原有資產全部剝離上市公司,由原大股東處置,原有的債主則需要同意債務重組協議,比如成立一個承債公司。此外,過程中可能還會伴隨着增發新股、讓渡股權等其他協議。

投資者可以發現,這裡面債權人、原大股東、新大股東、持股投資者等所有人的利益,都需要最終通過股價上漲來實現,而股價上漲的誘因則是新東家注入的優質資產。但是現在手持優質資產的新東家,並不願意把資產注入到績差公司中進行資產重組,一方面是直接IPO並不困難,另一方面是,除了績差股之外,還有很多業績並不差的殼資源股可以買殼。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直接的原因是現在的很多大股東變更,新股東看上的不僅僅是上市公司的殼,還有公司的資產。

現在的大股東變更,很多都是隻是股東更換,而並不進行大規模的資產置換,即新股東可能會帶來新的資產,但公司的原有資產也依然保留。而新股東很多時候是上市公司的上下游企業或者同行,所以這種新股東變更更像是強強聯合,而非買殼上市,這樣的新合作模式,就註定了那些業績虧損、問題多多的ST股票無緣參與。

此外對於ST類這樣的績差股來說,公司的現金分紅肯定無法達標,這樣的公司在重組後也會有相當長的時間無法進行再融資、大股東減持等操作,所以持有優質資產的新東家,一般也不會選擇績差股進行買殼重組。

實際上,註冊制的實施就意味着殼資源市場的終結,雖然偶爾還會出現零星的殼股重組事件,但改變不了殼資源股退出A股舞臺的命運。註冊制之下,優質資產上市變得更爲高效、通暢,殼資源的價值卻在持續貶值,加之從嚴退市的政策持續推進,殼股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一方面是買方市場的萎縮,另一方面是生存空間的壓縮,雙重壓力讓殼股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

在此背景下,賭重組自然也就沒有太高的性價比,有些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投資者非要選擇守株待兔,就要做好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思想準備,畢竟殼資源最瘋狂的階段已經一去不復返。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