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固化:表象下的本質是什麼?
近些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分層現象越來越明顯,財富和資源不斷向少數人集中,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拼爹遊戲”成爲一種普遍現象,“官二代”“富二代”“窮二代”成爲一種定勢,進一步強化了代際傳遞的固化機制——這就是現在人們經常說的“階層固化”。
階層固化的本質是什麼?或者說造成階層固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市面上的大部分解析,都只是簡單地將社會分成若干階層,彷彿這就是社會的真相。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表象,把社會分成10層、20層或者30層,本身沒有什麼意義。
社會分層只是一個結果,是背後的那個機制導致了這個結果。而導致這個結果的那個機制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說得清楚,很少有哪本著作能夠觸及。
不過有一本書做到了,它就是《當代中國的階層結構分析》。這本書第一版出版於8年前,後來斷貨至今,二手書長期溢價。
它是當年大名鼎鼎的“社會學文庫”的重磅之作,編委會陣容非常強大,每一位都是中國社會學界響噹噹的人物:例如李培林、孫Li平、郭yu華等人,其專業度和影響力無需贅述......
叢書主編鄭杭生先生是中國社會學名譽會長,他說,這套書的重點在於:要對轉型中的社會的認識有所深化、對符合國情的社會學理論有所貢獻、對世界社會學的新發展和走向有所把握。遺憾的是,《當代中國的階層結構分析》出版當年,鄭先生就因病去世。
本書主要執筆人是社會學博士,含金量最高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路路,他深耕中國社會學40年,特別擅長社會結構分析。硬核的編委和作者團隊,造就了硬核的著作。
這本書,從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變化的實際情況出發,研究了社會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新韋伯主義、新涂爾干主義、新李嘉圖主義等範式,提出了適合當代社會的新視角——權力/權威階層框架。
本書認爲,階級不是簡單的等級秩序,而是一種關係型的存在,把一個社會簡單地分爲若干階層沒有多少意義;階級分析視角的核心,是基於社會關係的“結構性不平等”,這些不平等根植於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制度之中......
“結構性不平等”正是階層固化表象下的本質。由此出發,讀者可以跟隨作者的思路,從宏觀和微觀兩大視角,一步步深入當代社會問題的更深層次,看清中間社會階層的政治功能、轉型期的分配不公與衝突、國際視角下的公平觀念等重大議題。
書中以大規模社會調查所提供的真實數據爲基礎,一步步得出可靠的結論,方法嚴謹,邏輯清晰,理論紮實、內容豐富,非常有助於認知社會的複雜、殘酷以及我們社會的獨特性,爲理解當代社會結構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新的理論,極具參考價值。
如果說8年前,本書的價值主要還體現在學術界,那麼,在階層固化現象嚴重,人口生育問題、城市化問題、教育問題,以及經濟社會劇變的今天,本書無疑超越了學術的價值,成了普通讀者透視當代社會真問題的必備之書。
讀完這本書,可以極大提升透視階層結構的能力;掌握書中的理論工具,猶如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大多複雜社會現象將會變得一目瞭然,可謂一通百通。
無論專業學者、社會精英,還是大衆讀者,都可將《當代中國的階層結構分析》作爲深層理解我們社會的案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