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瑞昌剪紙 千年紙上絕活

瑞昌剪紙,製作分6步驟。圖/本報江西九江傳真

瑞昌剪紙源於漢代,受楚國與吳越文化影響,既有北方剪紙的大氣粗獷、陽剛之美,又有南方剪紙的精雕細刻、陰柔之麗。被列入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市被命名爲「剪紙之鄉」。

瑞昌剪紙特色,構圖上用均衡的單獨紋樣,鮮少用對稱圖式。技法上使用一般剪紙不會用到的非鏤空手法,製造時而模糊,時而清晰的藝術效果,使剪紙帶有含蓄隱秀神韻,和朦朧神秘色彩。題材上有喜鵲登梅、魚躍龍門等。製作共有6步驟,包括起稿、剪刻、揭離、粘貼、修改等。人物先刻五官,花鳥先刻細部,再由中心向四周擴散。刀序由上至下,由左到右,由小至大,由細到粗,由局部至整體。

精雕細刻,瑞昌剪紙。圖/本報江西九江傳真

在瑞昌有「無戶不剪紙,無女不繡花。」之說,並有剪紙之神鄒氏太婆傳說。在宋代南陽鄉有一剪紙手藝高超的鄒姓姑娘,一天她在窗下剪紙,被過路的神仙看上,變成蜜蜂飛到她耳旁求婚,姑娘答應,告別雙親後,隨神仙昇天而去。百姓奉爲剪紙之神,爲她塑造神像,還挑選一百名當地技藝超羣的未婚姑娘,親手製作百花帳,爲鄒氏太婆組成轎簾。

大陸國家級非遺,瑞昌剪紙。圖/本報江西九江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