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飲水思源 爲家鄉打造「紫砂」博物館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可以磨成針!在收藏道路上,堅持是不二法門。
走過41年的摸索、探查、求教、追蹤,用打拚事業的精神,孜矻覓尋,尤其投資事業的永續態度,義無反顧。
「錦燕堂」主人,何錦榮與黃秋燕,是殷實夫妻,夫唱婦隨,在創業與收藏路上,都是亦步亦趨。
如今,成立收藏堂號之後,繼續《錦砂燕賞—錦燕堂藏紫砂器》的專書出版,讓人一窺他的收藏高度與厚度,特別是41年來,未曾停歇的毅力與熱情。
12月13日受邀參加「錦砂宴賞安平雅集」活動,一早抵達位於臺南安平的瑩聯公司。
這是由知名建築師毛森江所設計的樓宇,素雅的清水模牆,比較像低調奢華的民間宅邸,不是工業生產的企業總部。主人實事求事的個性,盡在不言中。
原木長桌,素樸俐落,「錦燕堂」主人的精神寄託所在。紫砂是何錦堂的收藏重心,而茶事則是他的雅好。
當典雅紫砂茶壺,加上陳年老茶,泡製出琥珀色茶水,緩緩倒入青綠瓷杯,在茶香四溢中,享受着主人的好心情,茶汁溫潤柔和,含在口中,餘甘無窮。
當主人的話匣子打開了,談收藏、談創業,也談家庭,更重要的是,他走過41年收藏之路後,開始思考着更多元的分享境界。他希望在家鄉蓋一座收藏博物館。
因爲來自鄉間,土地成就了何錦堂的事業與人生,飲水思源,現年65歲的何錦榮,倍見使命感。
「如果可以利用自有的老宅空地,打造一幢專業紫砂博物館館」該是下一個階段的努力目標。
何錦榮所謂的老宅,就在臺南、高雄交界處的興達港附近,在參訪各地博物館之後,他心有所願。
一座以現代化的條件,足以安頓保護收藏品之外,更供作教學、研究與推廣,然後開放外界參觀,帶動地方藝術文化氛圍。
這樣的夢想,看似遙遠,但對坐擁滿滿收藏品的何錦榮來說,其實,也是「天涯咫尺」,有夢最美,理想相隨。
1955年出生於高雄茄萣鄉的何錦榮,大半生,未曾離開過南臺灣的艶陽與土地。他從小酷好戶外活動,踢得一腳好足球,曾入選國家代表隊,從年輕開始,練就好身體,無懼於吃苦。
這種運動員的能力,也隔代遺傳給他的孫子輩,無分男女,陽光個性之外,各個都酷愛運動,曬出一身黝黑。
但是在早年的臺灣,運動之路坎坷,很難發展成志業。何錦榮心知肚明,他和一般年輕人一樣,離開了學校,尋找謀生途徑。就業的第一步,就在臺灣鋁業公司,從跑業務開始。
臺鋁的前身,是「日本鋁業株式會社」,成立於1935年,頂盛時期曾號稱是全世界規模第二大制鋁廠。
國民政府來臺後,接收更名「臺灣鋁業」,出現兩極化命運,一度爲績優國營事業,是衆多青年求職首選,最後卻弄得關廠棄置。
何錦榮初入職場,沒有太多選擇,他帶着從小在運動場上踢足球的幹勁,以拚命三郎精神,苦幹實幹,完全不計較,什麼粗活,交在他手中,都是使命必達。
因此,他比同儕握有更多學習磨練機會。從設備發包、組裝、試俥,他全程見習,練得真傳,尤其培養出對機工生產的概念與興趣,爲日後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6、70年代,臺灣經濟開始起飛,農村轉型工業開發。工業起步,基礎五金,前景看好,外銷市場,潛力無窮。
一心出人頭地的何錦榮,很早就貼近社會發展脈動,嗅聞出機會,他知道傳統制造業的發展,勢必從五金的基礎開始,而工業用刷子,正是砂輪機的基本配件,因此放大膽子,和友人合資開起工廠,初期鎖定砂輪機刷具相關產品。
鄕下孩子走上創業之路,沒有特殊背景,苦幹實幹外,更多看天吃飯風險,因爲大環境時有起伏。
例如,1973–1974年的石油危機。中東戰爭爆發,油價上漲,臺灣經濟,大受影響,當時許多中小企業,陷在半停工狀態。何錦榮深知自己沒有後路可退,更咬緊牙關,朝思暮想,尋求突圍之道。
他拉高視野,爭取真正的競爭力。刷子既是消耗品,也是物件處理必備工具,他希望從中開發新商機。
因此,親去查閱資料,尋求商機,主動聯繫國際,爭取世貿中心的協助。這樣的作事態度,爲他的工廠,找到國際行銷的機會,快速否極泰來,扭轉劣勢。
1985年未滿30歲的何錦榮,在摸索出竅門後,在高雄茄萣成立「瑩聯」企業,推出自我品牌「Union Brush(優利牌)」,以不一樣的創業視角,建立利基,日後加碼積極投入自動化生產線的建構,廣闢外銷多元接單機會。
從草根創業,到與日商、德商合作,資源累增,加上他一路採取少量多樣客製化的路線,成爲優勢,特別是,國際合作夥伴的進駐,提供的資本財力與風險控管,對資源單薄的年輕人來說,有着如池魚得水的神助力量,一步一腳印,累積經驗與成果。
屈指一算,35年光陰逝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瑩聯訂單,大部分來自國際,同時,又同時具備生產與技術服務的公司,尤其,與時俱進,跟上國際產業的轉型腳步。
例如,千禧年後,配合高科技產業升級轉型需要,無塵室作業環境,TEF-LED液晶半導體面板清洗刷、精密工業和科技業用刷,何錦榮無役不與,冷靜加上智慧,打造出難被替代的制刷產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