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北美館擴建案溝通會 建築專家有話說

簡秀枝》北美館擴建案溝通會 建築專家有話說。(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知名建築師姚仁喜10月23日在一項座談會上公開表示,臺灣公共建築都蓋太多,浪費太多資源,而且極端氣候下,面對未知的大自然變化,把美術館地下化,風險偏高。

他同時對統包工程中,寄語建築師要堅持以文化爲主的設計需求,而非完全服膺營造廠造價、工期的主要考量。姚仁喜是在北美館舉辦的座談會上,作了以上的公開批評。

隨着臺北市「林間美術館」的夢想發酵,北美館快馬加鞭,舉辦興建前的六場溝通會,23日下午是以建築界爲主的首場建築座談會。由於與會者都是具有實務經驗的知名人士,視野高度與務實經驗,展現品質,可圈可點。

這場座談會取名爲「北美館藝術園區:多重建築語彙的相容與對話」,由北美館長王俊傑、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雙王」共同主持,地點在北美館視聽會議室,吸引國內建築界、藝術界,以及關心臺北城市發展的熱心市民,氣氛熱烈。

座談會前半場先由與會代表各自表述,下半場則展開半圓桌論壇。話題聚焦在:

一、美術館地下化的優劣看法

二、統包的風險與效益

三、美術館法人化的先期思維。

北美館長王俊傑首先以主人身份致詞,並畫龍點睛作了濃縮簡報。以下是王俊傑的發言:

本(10)月22日舉辦了新建典藏庫房動工祈儀式,起動了臺北市大美術館計劃,影響臺灣未來美術館走向。

北美館於1983年由高而潘建築師設計興建,是從現代建築白盒子的方向發想,迄今仍符合當代美學需求,原設計的2萬3千多平方米,屬於中型美術館。

早在1996年前,林曼麗擔任北美館長時,即提出擴建,當時稱爲「大美術館計劃」。歷經4任市長(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柯文哲)、6任館長(林曼麗、黃才郎、謝小醞、黃海鳴、林平、王俊傑)才走到今天的起動,彌足珍貴。

北美館藝術典藏品共有5364件,舊有典藏庫房1800平方米,佔館舍空間不到8%,已不符合今日需要,也遠遠不足國際博物館標準的30%,是迫切需要改善的主因。

第一步是進行新典藏庫房的興建,來滿足日新月異的藝術媒體的變化,目前已確定由張樞和久違年營造團隊負責,將庫房擴建爲8588.29平方米,肩負未來典藏跟修復藝術品的機能以及恆溫恆溼的保存品質,預計2024年完工啓用。

第二步擴建新館,預計明(2022)年初公開招標,目前已將上網公開,希望明年底可以動工,預定2026年完工啓用。因爲受到國內公園法影響,建蔽率爲10%,未來將采地下化、覆土式的設計,地面層保留爲綠地公園,往「樹林美術館」方向設計。

新館擴建,已確定採「統包」進行,經過先期規劃後,舊館定位爲:1、以臺灣史、近現代美術史研究展示。2、臺灣美術史的常設展館。3、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至於新館定位爲新類型藝術創生展演重要基地,包括跨領域藝術、新媒體藝術、現場藝術、跨界實驗。

新館基地面積爲101287平方米,建築面積6488.32平方米,經費爲新臺幣52.34億元。

在總樓地板面積的44576平方米當中,停車場爲1084平方米(38.33%)、展演映空間6190平方米(13.89%)、餐廳商店書店等公共服務空間3831平方米(11.22%)、機房公共設施等機能空間4870平方米(10.93)、行政空間2876平方米(6.45%)、大廳服務空間2375平方米(5.33%)、多媒體作業區及儲藏區1200平方米(2.69%)以及教育學習空間1150平方米(2.58%)。

停車場佔了最大面積,佔了近4成,準備400個車位,其他餐廳、商店等公共服務空間提高,是因爲未來北美館將來有可能走上法人化,屆時需要自籌經費。

目前餐廳放在北美館藝術地下室,無法用明火,美術館5點就閉館,所以餐廳只能賣午餐一餐,在新館設計就可改爲對外開放的餐廳,將創造更多可能可能性。

如果北美館法人化勢在必行,就必須動腦筋在商業空間的獲利機會,否則必須靠舉辦低俗商業性展覽,靠賣門票收入來挹注,這樣會影響美術館的專業與獨立性,美術界非常不樂見。

至於展覧空間近14%,雖然看起來不大,但將會爲未來展示空間需求而設計。

建築師可以提出各種前衞想法,但必須兼顧實際需求,這是建築師跟館方需要來回討論的。也許建築師會覺得設計被調整,但必須回到實際經營管理者的需求,作最適切考量。

張樞接着上臺發言,先行介紹典藏庫房,並就先前模擬方案,與他經手的修正方案作比較。以下是張樞發言:

新美術館是建築師爲藝術家服務的一個機會,全球化的意義,對我這位設計師典藏庫房的建築師來說,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個貨櫃怎麼停進來,因此建築師不該去幫藝術圈講宣言,而是搭建一個好的空間舞臺,讓藝術家表演,因此他決定把典藏庫房放在地下,儘量減少地面量體,留出公園建蔽率給未來美術館使用。

至於興建新館包括挖土方,跟着挖出的那些土,該怎麼處理,建築法規第十條的限制,以及其他相關規範,都對該設計造成很大變數。

統包案對他來說,是生存所繫,參與機會較多,也累積更多經驗。一般說來,會透過設計去幫營造廠降低造價,也達成設計品質。當建築師自己夠專業,也能換位思考時,營造商其實也有很多好廠商,不會只依照低價去思考。

擔任主持人王俊雄提及,他過去在國外參訪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經營團隊時,很少聽到他們抱怨建築設計的缺失,但臺灣彷佛有種特別文化,從北到南都會聽到對建築師所做的設計,充滿質疑、不解和負評。

過去公共競圖給出規劃的時間非常短促,導致建築師在很短的時間內作決定,倉促行事,出現工程完成後,經營者與使用者,因爲需求沒有充分溝通,沒有被妥善照顧到,因此怨聲連連,難以接受。

反觀這回北美館擴建案,新館定位爲新類型藝術創生的展演,完全不是傳統美術館,建築師該怎麼去達成使命,是否挑戰,也是機會,尤其透過這些討論會,希望有不同的開始。

林友寒建築師首先以「Elusive affinity :post icnic」爲題發言。他說,未來美術館將是跨領域、文化多元、自醒、非正統的公共場所,鼓勵互動的經驗。

他舉出德國柏林20世紀國家美術館爲例,以入圍作品以及得獎作品,提出方案,來說明建築師怎麼去思考在基地上的、德國的、未來的、新媒體藝術的美術館樣貌,應該是怎麼樣。

當時德國爲了該美術館,是把基地、原有法規全部打鬆,重新針對需求進行規劃,且造價一坪摺合新臺幣約47萬元,反觀臺灣的造價卻只有33萬元,若再扣除機電和土方等設備,大概只有德國的1/2。

北美館擴建爲誰服務,是很大問題,他認爲,該案是爲臺北市民服務,藝術家當然會在那個平臺展現他的理想,服務誰不是美術館的問題,而是制度上的問題,是一個全面性的問題。

他強調,他自己也喜歡小型美術館,在德國有非常多的公聽會,會邀請居民、使用者、建築師等參與。針對建築法規、預算進行討論,檢討在該基地,法規是否有不合時宜,該不該調整,在預算討論時,誰需要?錢從那裡來,到底真的需要嗎?所以,他不會預設北美館新場館是重要的,而是應該經過討論去確定是否需要該座美術館。

他說這回北美館前期規劃,厚厚一大本,希望館方有明確的制度性,建築師能做的事情有侷限,館方跟制度面,纔是根本。

環藝工程顧問設計總監潘一如發言表示,作爲景觀建築師,她喜歡將「景觀」改爲「觀景」,北美館擴建案就是在公園用地上,我們怎麼去看景色,倍顯重要。

若以鳥瞰視角來觀察臺北地理環境,透過各種山系、水系,塑造出臺北盆地面貌,如果拉回看北美館基地,是關渡平原的隘口。倘若有一天,關渡平原的建築,跟臺北市區的建築密度及高度相同時,臺北的溫度將會進一步飈高,因爲無法散出去,無法呼吸,將形成嚴重熱島效應。

潘一如說,在今日建築逐漸走向高層化的狀態下,卻還把這些發熱的機電設備放在屋頂,是非常不合適的,會讓地面層的熱,無法向上發散,因此會把熱一直悶在地面層,加上,臺北又是盆地地形,所以這次北美館基地,作爲一個隘口,除了思考美術館的藝術和展覽之外,還應該回應臺北氣候環境,纔是友善務實之道。

除了溫度考量以外。臺北屬於黏土層土質,本就屬於透水性較差的,因此排水性的重要性,絕不能等閒視之。

潘一如對於當年高而潘建築師用「窗」作爲北美館重要元素,是高竿的作法,讓人在室內可以籍由「窗」連結到戶外,是非常好的設計。

潘一如說,未來建築師在未來設計新美術館園區時,也應該思考跟周圍環境的關係,絕對不該只是跟周邊對話,而是拉到更遠,與城市對話,與氣候、自然綠意對話。

臺北美術館基地約6公頃,大概是26公頃的大安森林公園1/4。大安公園作了很多生態改造的努力,已經成爲很出色的生態公園,潘一如認爲,未來北美館基地,就在公園內,是可以在城市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要只能被觀看,而是能夠被融入,能與自然更爲靠近。

綠,給人無限想像,潘一如衷心希望未來北美館擴建案建築師可以利用地形去做設計,藉由高度去享受整個公園的綠,思考人該如何跟綠意,跟土地對話,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透過設計操作的機會。期待透過不同的高度與視野,給予新的可能,面對大衆、土地、環境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