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平等:居住地的郵遞區號 竟比基因更能預測健康
健康不平等:居住地的郵遞區號 竟比基因更能預測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
國民健康署曾在2016年發表一份「臺灣健康不平等」報告,其中提到健康不平等現象和社會、經濟、文化及政治因素密切相關。證據顯示,若只是着重在個人「健康行爲」上,並無法有效解決造成健康不佳的主要成因。美國波士頓大學公衛學院院長山卓格列亞,他曾在2019年到臺灣參加第一屆「ASPPH亞洲學術區域會議」,並與陳建仁院士一同參與座談。在其著作《健康不平等》書中,他精闢提到,工作、居住地、教育環境以及人際關係都是影響你我健康的關鍵,尤其居住環境更是舉足輕重。以下爲重點書摘:
有兩隻正值青春年少的魚肩並肩遊着,遇到了一隻年長的魚,牠正要去別處。
年長的魚向他們點點頭打了招呼,問候道:「早安啊!孩子們。今天水質如何?」
這兩隻年輕的魚兒繼續往前遊了一會兒之後,其中一隻終於忍不住了,牠轉向夥伴,問道:「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用魚來做比喻的話,居住環境就像魚缸,我們得讓自己生活的「水質」清澈,確保居住地各方面都能促進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
●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居住地決定我們是否能活得健康,爲了更明確瞭解這層關係,我們繼續延伸這兩隻魚的故事。想像牠們一起住在魚缸裡,你想要牠們活得健康,所以提供最好的飼料、鼓勵牠們規律運動。這兩隻魚對彼此產生浪漫的情愫時,你提供教育資源,讓牠們知道安全性行爲的重要性。簡言之,文化教導我們要促進個人的健康,所以你纔會推行那些活動。有一天,你醒來發現魚死了,你不敢相信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原來是先前你只顧着要他們學習健康的行爲,以至於忘了換水。
居住地會增強或限制我們保持健康的能力,正如水質可以讓魚缸裡的生物活得好,或導致牠們生病。用魚來做比喻,我們得讓自己生活的「水質」清澈,確保居住地各方面都能促進健康。居住地的影響力無所不在,而它形塑全體健康的方式有兩種,包括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理解這些條件後,才能開始改善環境。
物理環境存在於我們每天的周遭生活中,包括都市的基礎建設、綠地的比例、公共運輸網絡以及取得食物的方式,它們都會形塑全體的健康。基礎建設包括衛生設施、電力與自來水供應系統、以及安全的生活環境。如果這些設施出了問題,全民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我們會生活在骯髒、雜亂的環境,還可能會導致憂鬱症。
相對地,健全的社區環境可以增進居民的身心健康,它不僅有綠地,還有腳踏車道與人行道等基礎休閒設施;周邊交通方便,居民能以安全且便宜的方式外出工作與旅遊。
大衆運輸網絡包括公車與火車,它們在各方面都對健康有益。大衆運輸讓我們往返工作地點,好賺取收入來維持健康生活,也讓我們可以到他處從事休閒活動。
如果我們社區附近沒有公園,就可以搭乘大衆運輸工具到別處活動。此外,爲了獲得教育機會,我們也得搭公車或火車往返校園。
物理環境有很多組成元素,當中影響最大、也最難以擺脫的,就是食物的供應情形。居民短時間內可取得的食物來源與種類,會大大影響健康。低收入社區時常是「食物沙漠」,充斥了速食餐廳以及販賣便宜加工食品的轉角超市。這些居民若想維持自己與家人的健康,代價非常昂貴,因爲他們得跨越到城市的另一端,才找得到供應營養與生鮮食物的超市。
當然,居住地不只包含地理與物理環境,社會環境也有巨大的影響。一個社區的特色,取決於當地的經濟、文化以及政治因素如何交互作用。
●早年的研究者已經發現:人民的健康問題與不穩定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
除了勞動市場、健康服務、社區機構外,國家政策在當地的落實程度,也會有顯著的影響。在一個社區內,這些條件越完備,居民就越健康。如果這些條件不完備甚至從缺,犯罪率就會提升,經濟更加不穩定,社會風氣敗壞,居民感到孤寂、充滿壓力,最終所有人都活得不健康。
健全的社區環境可以增進居民的身心健康,它不僅有綠地,還有便捷周邊交通,居民能以安全且便宜的方式外出工作與旅遊。(示意圖/Shutterstock)
隨着全球都市化的比例升高,環境與健康兩者的關係更是明顯。聯合國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將會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口都居住於市區。政府應該將資源投注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包括打造公園與綠地、籌建社區中心與具有彈性的健康照護體系、建設乾淨方便的運輸網絡。此外,有關單位還要整合城市裡的各個社區,避免用收入與族羣劃分居住區域。這一切作爲都有助於居住地發揮正面影響力,給全部居民帶來健康。
然而,居住地的問題不只是受到地區性的條件所影響,也會受到世界局勢所牽連。全球性的威脅,如戰爭、貧窮以及氣候變遷,讓整個星球都泡在「髒魚缸」裡。
我們常以個人的角度去思考,以爲只要擁有財富或特權,就可以隔絕於這些威脅之外。事實上,我們終究是同一個居住地的居民,也就是地球這個大魚缸。(編輯樑惠明)
《健康不平等:工作、居住地、教育環境以及人際關係如何影響你我的健康》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