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點值補貼沒有共識 健保會委員:最後責任在衛福部

劉淑瓊說,今於健保會,包括付費者代表、公正人士、學者專家等委員,基本上「反對」補貼點值經費,採動用健保安全準備金方式,而應由公務預算支出。記者沈能元/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後,民衆就醫大幅增加,各醫療院所健保點值下滑,期望政府補貼點值。衛福部健保會今討論補助方式,經4.5小時會議討論,付費者代表並不同意衛福部提出方案,最後仍須由衛福部長薛瑞元裁示。對此,衛福部健保會委員、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今於健保會,包括付費者代表、公正人士、學者專家等委員,基本上「反對」補貼點值經費動用健保安全準備金,而應由公務預算支出。

健保會今上午9時30分開會,直到下午2時結束,健保署提出補貼醫界健保點值方案,爲採用健保安全準備金支應,但不被付費者代表接受。劉淑瓊說,依「健保法」施行細則第三條,健保署編列健保總額、安全準備金,爲報行政院主管機關同意,健保會爲備查角色。

劉淑瓊指出,這次健保署提出補貼健保點值方案,健保委員是被告知的,並僅有兩個選擇,予以備查及不予備查,但不論是哪一種選擇,都不會影響衛福部的決定。「因此,醫界健保點值最後如何補貼,最後責任在衛福部。」

今在健保會上,健保署主張「非預期風險或政策改變」編列預算自民國92年至今,未用完預算累積89.7億元,且政府今年挹注安全準備金240億元。劉淑瓊說,但多數健保會委員認爲「非預期風險或政策改變」預算沒有累積概念,240億元是補安全準備金度不足,而非補助點值。因此,若要補貼點值,應如SARS時動用第二預備金等公務預算。

劉淑瓊說,今年第6次委員會議,因應中醫總額部門針對去年第三、第四季疫情後,就醫量上升影響,健保署提案動支總額去年度其他預算「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當時編列10億元,因爲是首例,當時委員已請健保署對動支條件進行檢討與滾動修正。

但到了今年11月第10次委員會議,在動支條件都還沒檢討情況下,健保署再度提案動支「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就今年第一、第二季補點值,給予中醫4.63億元、西醫基層6.37億元、醫院部門36.11億元,金額已超過今年總額協商編列的8億元經費。費用不足部分,其財源與辦理方式,已不是健保會的權責範圍。

劉淑瓊說,新冠肺炎疫情後,包括染疫者延遲就醫及流感、類流感病人增加,造成就醫人數上升出現非預期風險,這方面給予補救是合理的。但醫院、西醫基層、中醫、牙醫四大部門補貼點值經費,應由「非預期風險或政策改變」所編列的8億元款項支出,且採今年全年度結算。另經這次提案發現,健保安全準備金可在何種條件下動用,動用金額範圍?並沒有相關規範,相關規範應要進一步更明確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