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爬梯機服務日益普及 政府看見需要、不該麻木不仁

無障礙計程車司機李博銓操作爬梯機帶行動不便的何全勝下樓,他說,看到同業遇到爬梯機意外事件,希望早日有爬梯機工作意外責任險,讓操作者、被服務對象多一層保障。記者蘇健忠/攝影

您我都可能面臨失能一天,需要長照資源拉一把,長照需求愈來愈殷切,保險機制卻仍在半路。保障受照顧者及提供服務者的保險配套要快跟上,才能讓有心想投入長照服務者有後盾,也讓被服務者多層保障。無障礙計程車司機爭取爬梯機工作保險,涉及交通、衛政、勞動等單位,政府各單位間應多些討論與對話,才能推動社會往前走。

行動不便者若要進出無電梯公寓,常會請無障礙計程車司機使用爬梯機協助上下樓,臺北李姓司機去年操作爬梯機時,不慎被樓梯間雜物絆倒,造成老婦人摔傷,司機最後賠償家屬百萬元和解。未來行動不便者可預期增加,防堵類似事件發生,北臺灣無障礙運輸產業工會呼籲建立「爬梯機工作意外責任險」,保護操作者與被服務者。

推估至2025年,臺灣每5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長者,政府面對超高齡化浪潮,施政眼光須放遠、放廣,人的一生是在一段段照顧旅程中度過,要避免失能者陷入社會孤立,須挹注長照資源減輕壓力,也要有更完善健全環境吸引人才加入服務,才能建構一個正向循環,公部門各種支持系統,包含保險機制在內,是否做好準備,接住這些提供服務者?

2021年本報系願景工程曾推出「囚居晚年」系列報導,揭露全臺43萬名老人困居無電梯老公寓窘境,這數字近年更高,且仍未計入住透天厝因老衰而上不了樓的長者。當老邁身體無法應付爬樓梯的日常挑戰,就醫、購物及各種人際互動,都因「行不得」形同囚居。

「老宅困老人」是活生生的殘酷現實,執政者不能視而不見,不思作爲。若爬梯機服務能多少協助行動不便者上下樓,或許有助於脫離孤獨。研究發現,「孤獨」是嚴重的致死因子,獨居者一旦下不了樓、出不了門,他們的社會生活就消失了,「社交處方」很重要,否則失智、失能的社會成本,是全民難以承受之重。

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曾經要求照服員若嫌薪水太少,「就當做功德」。雖然事後道歉,但「賴功德」名號不脛而走,反映的正是民衆對低薪社會與長照困境的不滿,也暴露執政者不食人間煙火,政策不符人性。

近年長照2.0預算持續膨脹,卻遭監察院批評只顧「衝量」,喪失照顧價值,如今賴清德又喊長照3.0,希望不再是讓第一線提供服務者繼續做功德或走鋼索,要能真正解決現實困境,既然看見需要,就不該麻木不仁。

長照服務要以人民福祉爲上,政府應當用更宏觀、整合不同面向角度思考哪些環節尚有不足,破除部會本位主義,避免發生機關各自爲政,各擁各的經費與專案,卻缺乏通盤規畫,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狀況。

北臺灣無障礙運輸產業工會理事長林垂穎說,臺灣現有1200百多輛無障礙計程車,主要集中六都,近5年爬梯機被廣泛使用,現在使用爬梯機對司機較省力,被服務者出門也較不狼狽。記者蘇健忠/攝影

住新北五股、66歲男子何全勝中風後不良於行,若要回診就醫仰賴無障礙計程車,司機李博銓已協助何家6年,何男已故的母親也曾是他的服務對象,李博銓和何全勝默契十足,服務之餘,也會陪談心。記者蘇健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