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司晨,被文物定格的“五德之君”|新知
文博時空/文文博時空 作者 徐之南
“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戰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告者,仁也;鳴不失時者,信也。”《爾雅·翼》中所概括的文、武、勇、仁、信,被稱爲雞的“五德”。其中,文、武源於雞的外在形象,勇、仁、信則取自於雞的習性和內在品質。
南宋 佚名 瓊花真珠雞圖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中國是全球最早馴養雞的國家之一,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如河北武安磁山和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了馴化家禽雞的骨骼。
在甘肅天水西山坪大地灣一期文化中,已經發現了距今 8000 年左右的家雞我國甲骨文中有“雞”字,說明我國遠在 3000 多年前就認識雞,養雞在我國已經有 8000 年的歷史,有文字可查的歷史至少也有 3000 多年。大約 5000 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期,已經出現了形似雞的陶器。
《太平御覽》:“黃帝之時,以鳳爲雞。”傳說雞爲日中烏,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逐妖魔鬼怪。據考,晉董勳《答問禮俗》中說:正月初一爲雞日,正旦畫雞於門。魏晉時期,雞成了門畫中辟邪鎮妖之物。南朝宗檁撰《荊楚歲時記》也載有“正月一日……貼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此習俗流傳下來,使在門楣上貼雞成爲四川成都一帶春節的習俗。過去在桃花塢年畫中也有“雞王鎮宅”的年畫,圖案上是一隻大公雞口銜毒蟲。
雞在古代被視爲吉祥之鳥,因爲“雞”的發音與“吉”相近,所以古人常用雞的形象來象徵吉祥、生命和陽剛,同時也以雞寓意“功名”或“封官進爵”。
明 佚名 雞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雞”在中國古人的心中蘊含了豐富的意義。東晉時期的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描繪了一幅田園風光的畫面。而“聞雞起舞”則出自《晉書·祖逖傳》,講述了東晉名將祖逖胸懷志向、刻苦練武的故事。雞鳴司晨,雄雞一叫天下白,含着催人奮發的力量。因此,雞也成了早期先民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
清 許佑 籐花乳雞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 華嵒 錦雞竹菊圖 上海博物館
01
魏晉南北朝:早期寫實與象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220 年~589 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盪而又具有重要文化特徵的時期。魏晉時期的陶器中有不少雞形的陶製品,尤其是一些民間出土的陶器上,常常將雞的造型簡化。這類陶器多用於日常生活或宗教祭祀。工藝風格強調自然主義和寫實性,雞的造型往往更加生動、逼真,體現了對自然和動物的細緻觀察。
西晉 青釉雞首壺
雞首壺最早出現於西晉,因其雞首狀壺嘴而得名。雞首壺,又稱雞頭壺、天雞壺,晉時稱“罌”,得名於壺嘴流部的雞首形裝飾。此雞首壺淺盤口,矮直頸,平底微凹。器形規整,瓷胎堅緻。其上堆貼模製的無頸尖嘴雞頭,相對處貼雞尾,兩側各置泥條形系。此壺雞頭無流,純作裝飾之用。
早期的雞首壺,雞首隻是裝飾,與壺內並不相通,後來纔開了口,成爲雞首狀的流。最初的雞首壺甚至還會分公母雞。與雞首相對一側的壺身,接有一個把手。西晉時期的雞首壺,壺身、壺頸比較矮,雞尾較小,有矮胖敦實的特徵。
東晉 德清窯黑釉雞首壺
東晉時期的雞首壺,壺體略高,雞首有了頸部,雞尾被曲柄代,壺身更爲渾圓。
東晉德清窯黑釉雞頭壺,洗口細頸扁圓腹平底,柄高於壺口,釉層豐厚滋潤,烏黑髮亮。肩部一側雕塑一凸起的雞頭形流,相對一側飾安一曲柄,柄連於肩、口之間,另外兩側各飾一橋形系。單把執壺,前面使用雞頭嘴流水,壺之形便欣然而出。其黑如漆,均勻施釉,光澤柔美。
雞頭壺燒製的瓷窯有越窯、甌窯、德清窯等。德清窯遺址位於今天的浙江省德清縣,其燒製的精美黑瓷獨具特色,成爲當時頗有聲譽的特殊瓷窯,同時也兼燒青瓷。雖然黑釉和青釉都以氧化鐵爲着色劑,但黑釉中的氧化鐵含量比青釉高,通常達到 6-8%。東晉時期的黑釉瓷以浙江德清窯最具代表性。除了雞頭壺,常見的器物還有碗、鉢、盤、罐和盤口壺等日用器皿。德清窯的燒製歷史較短,大約集中在東晉至南朝早期的一百多年間。
北齊 青釉貼塑獸面紋龍柄雞首壺 山西博物館藏
青釉貼塑獸面紋龍柄雞首壺,高 50.5、口徑 11、底徑 13 釐米,1981 年山西省太原市北齊武平元年(570 年)婁睿墓出土。盤口微敞,龍口銜脣,龍頸接腹,細高頸,鼓腹,與龍柄相對處有一雞首。兩旁各有三鈕,中間鈕下貼寶相花一朵,龍柄、雞首及六鈕下個垂束蓮、忍冬。腹部有棱,下貼四隻展翅鳳鳥。通體黃綠釉,有冰裂紋,釉面光亮,胎質略粗,呈淺黃色,質較堅。
南北朝時期的雞首壺瘦高,裝飾也從簡到繁。器型在向細和高的方向發展,罐、盤口壺、雞首壺體形日趨瘦長,這反映了當時對秀骨清像的審美取向。整體造型風格從保守複雜向簡樸實用發展,體形也由矮胖向高瘦轉變。
在雞首壺上常見的紋樣有弦紋和蓮瓣紋。裝飾技法有劃花、刻花和貼花等,貼花在南朝已不再使用,但北朝卻很常見。花紋內容中與佛教藝術有關的紋樣頗爲流行,主要有蓮瓣紋、蓮花紋、聯珠紋、忍冬紋等,這與北朝佛教的流行有直接的關係。其他紋樣有貼飾的鋪首紋、團龍紋、鳥紋、朵花紋、三角紋等。
02
隋唐時期:裝飾性與功能性並存
隋唐時期(581 年~907 年)的陶器工藝高度發達,其中雞形陶器常見於墓葬和日常器皿中。工藝風格強調裝飾性和表現力,雞的造型在陶器、青銅器和繪畫中都顯得生動且富有細節。所以,雞的形象不僅具有實際功能,也體現了豐富的裝飾藝術和文化象徵。
隋 青釉環形雞首瓷壺 河南博物院藏
青釉環形雞首壺,高 25.2 釐米,口徑 7.3 釐米,底徑 6.2 釐米,河南湯陰出土。這件壺頸部細長,與壺口的盤連接,肩部裝飾有二橫系四個,足部爲圈形,底足平且微凹。雞首作爲假流,起裝飾作用,嘴雖張開但不與壺腹相通,盛水後不能從雞首處倒出。
器身一側裝飾雞首,昂首向上,引頸高歌作打鳴狀。
手柄是一龍首造型,龍體高出壺體,龍頭向下彎曲伸入盤中,作飲水姿勢。壺口的盤與壺的手柄巧妙結合,連接管狀環形器身,與雞首共同構成了整件雞首壺的主體。
環形壺身和圈足底部飾有陰刻弦紋,頸部則有凸起的弦紋,體現了隋代瓷器工藝的精緻。
這件壺的胎骨厚重且質地鬆散,釉色綠中帶黃,釉層較薄且不均勻。壺體下部存在流釉和玻璃狀垂釉,釉面上有許多細小的開片紋。仔細觀察雞首壺的圈形底部,可以看到露胎無釉,這表明它可能採用了“正燒”法進行燒製。
“正燒”法在《中國文物大辭典》中是這樣解釋的:正燒又稱仰燒,是瓷器燒製法,燒製時坯件口向上放在墊具上,裝入匣鉢入窯焙燒。仰燒的器物口緣有釉而底足露,是北宋早期覆燒發明之前,除對口燒外,瓷器裝燒基本採用這種方法。
隋 越窯青瓷龍柄雞首壺
越窯青瓷龍柄雞首壺,盤口,長束頸,豐肩鼓腹,腹下略內收,平底,肩部雞首兩側有四系。前附一雞首流,後附一龍形柄,龍首向上至壺口,口銜盤沿。該器將動物造型十分巧妙地融入實用器體之中,生動逼真。
最初雞首實心不通,到了隋朝才逐漸演變成雞頭可通水、雞尾變成龍形柄的使用之器,這時的雞首則是一種裝飾美化意義。
唐 青釉人首雞身俑 四川博物館藏
青釉人首雞身俑,高 9.2 釐米,底長 7.8 釐米,底寬 6.3 釐米,1978 年重慶萬州駙馬鄉出土。俑上身爲人形,下身爲雞形,俯臥於長方形座上。人頭梳髻,長胖臉,雙目微合,昂首挺胸,雞尾高翹,雙翅展開,雙腳張爪並列前伸,作欲飛翔之狀,造型別致,極富想象力。
根據青瓷人首雞身俑的質地、製作手法,以及風格來看,青釉人首雞身俑燒製於唐代的湖南湘陰窯(亦稱嶽州窯)的作品,且出自唐初大將冉仁才與其妻子的合葬,是唐代時期不可多得珍寶。
03
遼朝時期:獨一無二的民族風格
遼朝(907 年~1125 年)的文化與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契丹、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影響。遼代陶瓷被譽爲“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其內蘊的契丹民族的文化審美、裝飾韻味和精神力量,對草原文明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予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著名的雞冠壺、長頸瓶、雞腿壇和海棠盤等遼朝陶瓷品種,因其獨特造型和質樸工藝,成爲遼朝陶瓷的代表。此外,常見的碗、盤、碟、盞等器物,不僅體現了中原各窯系的特點,還展示了自然率真、粗獷大氣的本土風格。繼承了唐三彩工藝傳統的“遼三彩”,以其簡潔的圖案和明麗的彩釉,將中國古代低溫釉陶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峰。
遼 綠釉貼塑番人火珠雙孔雞冠壺 遼寧博物館藏
雞冠壺,因其提系部位形似雞冠而得名,器腹兩側貼塑的弧形條狀紋飾是由皮囊器的皮條痕跡演化而來,是遼朝特有的陶瓷器型。最早的雞冠壺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樣式而燒製,裝水或盛酒,壺體扁圓,腹部靠下而且隆起,所以又被稱爲皮囊壺、馬蹬壺。此壺通體施綠釉,壺流與壺柄處塑有番人形象,壺身裝飾火珠紋,與器型融爲一體。
雞冠壺一般分爲穿孔式和提樑式兩種。穿孔系列是契丹族固有的造型,便於穿扎繩鏈固定在馬背上。提樑式的最早樣式見於中原,後被輸入移植到遼境,並得以流行。早期的雞冠壺仍清晰地保留着仿皮頁、皮穗、皮條、皮扣的痕跡,晚期這種裝飾逐漸消失。隨着定居生活方式的形成,兩個系列的雞冠壺最終被提樑式取代。
遼 綠釉紐帶裝飾繩樑雞冠壺 遼寧博物館藏
遼 白釉綠紐帶裝飾折樑雞冠壺 遼寧省博物館藏
遼 白釉雕牡丹紋提樑雞冠壺 遼寧省博物館藏
遼 綠釉貼盤龍菊花流雲紋雙孔雞冠壺 遼寧省博物館藏
坐猴 (右上角)
陶瓷材質,器身扁體垂腹,底部內凹。管狀短流,雙鼻孔梯,鼻孔外側塑貼坐猴。紅陶胎,施綠釉不及底。
壺身兩面分別以不同花紋進行裝飾,一面爲團龍和捲雲的組合,另一面爲折枝菊花和流雲。印花、貼塑、刻畫等裝飾技法在這隻水壺上均有體現,紋飾生動寫實可見遼代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儘管在歷史長河中雞冠壺爲人們使用的時間並不長,但從它身上,我們看到了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文化交融的印跡。雞冠壺上仿縫合線的針腳紋、皮扣等顯示出了強烈的契丹民族風格,菊、牡丹、團龍等中原常見紋飾,則讓雞冠壺更顯細緻精美。
遼 白釉黑彩雞形倒流壺 遼寧省博物館藏
白釉黑彩雞形倒流壺,高 18 釐米,腹徑 12x14.1 釐米,底徑 7.5 釐米。
倒流壺是北方草原地區常見的一種壺型。其壺口封閉,壺腹內部設置一個圓管,直接與壺底的注水孔相連。使用時,通過注水孔注入水,水會沿圓管流入壺體內,直到水平面接近圓管的高度爲止。壺口細長設計方便倒水,同時保證液體不會輕易泄漏,無論壺體如何搖晃。這種壺被塑造成雞的形狀,器身上隨意點綴褐色斑點,突顯了雞羽的質感,栩栩如生。
04
宋元時期:細膩寫實的裝飾藝術
宋元時期(960 年~1279 年),雞的形象被描繪得生動細膩,特別是在山水畫和花鳥畫中,雞往往作爲自然的一部分被表現,顯示出對自然細節的關注。
在中國畫裡,“雞”也是個討喜的題材。“雞”與“吉”讀音相通。這樣的畫作總帶着些喜氣,可以在節慶之日轉贈親友,也能登堂入室,懸掛在自己家中。可也正是因爲“雞”太過常見,畫家要畫出特點,還要營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也是十分考驗才情的。
北宋《芙蓉錦雞圖》 宋徽宗趙佶 (傳)
《芙蓉錦雞圖》,絹本設色,縱 81.5 釐米,橫 53.6 釐米。畫內藏印有“萬曆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是宋以降歷代皇室重寶。
畫上題詞:“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是借雞的五種自然天性宣揚人的五種道德品性。雞身上的花紋代表“文”,雄雞的模樣代表“武”,雄雞打架代表“勇”,母雞護小雞代表“仁”,雄雞報曉代表“信”。這些都是宋徽宗趙佶對大臣的要求。
宋 佚名 緙絲文石錦雞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宋 《畫子母雞圖》 王凝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子母雞圖》是宋代的一幅工筆畫。畫面中,一隻母雞引領着五隻剛孵化不久的小雞,在地上悠閒地啄食。母雞的羽毛潔白蓬鬆,光澤亮麗,目光中充滿慈愛,而小雞則顯得稚嫩膽怯,依偎在母親的羽翼之下,得到了保護。畫卷上有明憲宗用行書所題的七律詩,憲宗非常喜愛這幅作品,於是題贊抒發自己的感觸。
宋 《雞雛待飼圖》 李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的小雞顯得稚拙而可愛,圓圓的頭腦和絨毛般的質感由畫家的筆觸細膩地表現出來,使得小雞更加嬌小迷人。兩隻小雞的神態活潑,彷彿正期待着母雞的來臨。
作者李迪是宮廷畫師,曾在北宋宣和年間擔任畫院授成忠郎,並在南宋紹興年間再次擔任畫院副使。這幅畫有着詳細的遞藏記錄,並蓋有宋代“張則印”、明代“項元汴印”“墨林秘玩”“項墨林鑑賞章”“神”“品”等鑑藏印章,還有一個模糊不清的朱文印。裱邊上還蓋有清乾隆皇帝的“太上皇帝之寶”和“八徵耄念之寶”璽印兩方。
05
明清時期:工藝巔峰
明清時期(1368 年~1912 年)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繁榮和藝術創新的黃金時代。工藝風格強調細緻與華麗,雞的形象在陶瓷、漆器、金屬器物和繪畫中都展現了高度的藝術性和工藝水平。
明 青花菊瓣紋雞心碗 蘇州博物館館藏
青花菊瓣紋雞心碗,明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精品。雞心碗流行於明永樂和宣德時期,其形制是內底下凹,外底凸出,好像雞心狀。永樂朝燒製的雞心碗,底足比較矮,胎體較輕,而宣德朝,則碗足變高,胎體也相對厚重。碗敞口,瘦底,通體青花紋飾,外口飾回紋,紋飾間隔以青花線,圈足內施白釉。
明 《雞》 沈周
沈周(1427~1509),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受父親影響,終身未曾仕官。在景泰年間,他在山水之間建造了一座竹居。屋外竹林深邃,屋內則用於作畫、接待賓客、賞古及吟詩作和,成爲類似於現代文化沙龍的場所。《雞》這幅畫背景簡樸,整體顯得素雅乾淨。畫面中心的母雞體態圓潤,樸實有趣,憨態可掬。
清 白釉紅彩龍紋天雞圖靶碗 河北省博物館藏
鏤空天雞鈕蓋沿略小於碗口。此碗用礬紅彩繪畫,外壁及蓋面各繪一條騰飛的紅彩翼龍,張牙舞爪,火焰寶珠點綴其間。底雙框內紅彩書三行六字篆書款“大清乾隆年制”。
清《錦春圖》 郎世寧
《錦春圖》是清康熙時期宮廷畫師郎世寧的傑作。在這幅畫中,畫家巧妙地將兩隻象徵吉祥的錦雞融入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格的花卉奇石背景中。畫面色彩豐富絢爛,錦雞的姿態優雅,神情高傲,展現出一種高貴而迷人的美。
錦雞以其體紋燦爛如錦而得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古代帝王冕服有“十二章”之飾,其中“華蟲”被普遍認爲就是紅腹錦雞。
清 佚名 綬帶錦雞圖
圖片 | 徐之南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