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藏着的武林》讓真正的中華武術迴歸大衆的視野

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和精神感召。但時至今日,許多人卻對中國武術的理解有所偏頗。所以亟需對其建立冷靜、客觀理性認知。爲了讓真正的中華武術迴歸大衆視野,亟需從根本上增強人民羣衆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攝製並推出了6 集紀錄片《藏着的武林》。該片直面社會關注的中國武術焦點話題。可以說,這是對傳統文化本位的又一次迴歸與探尋。整部紀錄片從6 個不同的角度按照邏輯次第深入淺出地對中國武術進行了全方位解讀,讓觀衆身臨其境地看到一個藏於民間的中國傳統武術世界,感受武術獨有的傳承方式和其不是秘密卻鮮爲人知的“秘密”。

1、中華武術的前世今生:立足當下,溯本清源

真正的中國武術究竟是怎樣的?

中國武術是否真如武俠小說和影視描述得那般神奇?

武林高手”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嗎?他們在哪裡?

中國武術在如今的和平時代現實價值是什麼?

爲何外來武術被不少國人接受,傳統武術卻被忽視?

……

帶着種種好奇,爲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實,《藏着的武林》攝製組從調研到拍攝歷時三年,行程數萬公里。他們立足當下,通過鏡頭揭開歷史的面紗,沿着歷史與現實交織的發展軌跡,探索中國武術的前世今生。

在尋訪中,他們迴歸到了祖先對“武”的原始定義,原來“止戈爲武指的並不是放下武器、偃旗息鼓,而是腳踩大地手持兵器保家衛國的戰士。中華武術是從戰場上的生死歷練而來的,它絕不是表演式的炫技——“舞術”。

武術是一門科學、一門技術,是制止暴力的本領。雖然武術在和平時代走入民間後,功能和形態有所不同,但其強身、強族、強國的初心不變,本質和核心仍然是技擊, “尚武精神”不容缺失。

2、大隱於市的武林:以最樸實的視覺方式真實呈現

攝製組在諸多文史專家和武術文化學者的幫助下,開始解讀文史典籍,藉此尋找有價值的當代武術傳承人。然而,歲月變遷,談何容易?攝製組沒有放棄。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漸漸走入了一個“大隱於市”的武林世界。

在尋訪中,攝製組接觸到中國各地區形態各異的衆多拳種,卻並未發現小說和電影中那樣神秘的武林高手鏡頭前,只看到那懷抱着對武術信仰的一張張普通又真實的面孔。

“尚武精神”在中國的大江南北生生不息地傳承着,其背後的故事皆令人動容。爲表達更真誠的創作態度,紀錄片《藏着的武林》導演親自出鏡並獻聲解說。整部紀錄片並未過多加持擁有華麗設計的鏡頭,而只是直接將一幕幕真實的、有溫度的畫面記錄下來,形成一個“大道至簡”的光影敘述。本片拋卻浮華修飾,用樸素的畫面和真實的場景、人物和表情呈現“真實的武林”,這也是“真實的力量”。讓觀衆身臨其境般地跟着鏡頭進入了這片“藏着的武林”。

3、 “中國武術活的影像教科書”:還原武術精髓弘揚中華文化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的《藏着的武林》堅持客觀理性的角度,發揮總檯權威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用紀實手法展現了中國武術的方方面面

中國武術的背後是多元融合的中華文化結構。武術,除了“術”,還有“道”與“德”。武術的本質是技擊,同時也要將武人風儀和俠義精神持久地傳承下去。

還原武術精髓,弘揚真正的武術文化,一定要去僞存真:摒棄花拳繡腿,巡迴武術本真。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就是一位努力探尋武術真諦的典範被譽爲“功夫之王”。他的武術修爲、武術哲學理念深遠地影響了全球無數習武者

中華武士會、中央國術館……中華武術作爲真正的“國術”從未遠離家國情懷。《藏着的武林》尋訪到衆多大隱於市的武者,通過他們的敘說和理解,科普了正確的武術技術和理念,傳播了武術的傳統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片堪稱是一部“中國武術活的影像教科書”。

4、樹立強大文化自信感召:描繪鮮明的時代精神,闡明真正的武學意義

中國武術的技擊能力在歲月的變遷中有所退化,這是和平時代的必然。然而,武術人對武術技擊本質的追求與守護卻是他們不變的信仰,這是紀錄片中每位受訪者都認可甚至是不曾改變的初衷。相信在偌大的中國,有衆多像片中一樣的武者大隱於市,享受着習武所帶來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武術從不該被低估。在任何時代,習武者都會擁有“技、身、心”三個維度的現實價值。武術的本質是技擊克敵,技擊的前提是強壯的體不可或缺的是道德修養的塑造。長期習武可以鍛鍊孔武有力的身體、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才能夠加強人們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擔當能力。

《藏着的武林》通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尋訪和攝製,全面生動解讀中國武術的基本價值體系。該紀錄片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運用真實、樸素的鏡頭語言呈現出中華武術的現實形態。通過講述一位位武者的感人故事,客觀地闡明瞭武學的意義,傳遞了中國武術的時代精神以及深刻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