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銘不爲人知的一面

文/法治時報社

馬英九1月27日在宏都拉斯訪問時,說溜了嘴,說出,他在「他在擔任法務部長期間,就瞭解黃世銘的行事風格」,原來,黃是馬早就插旗的伏兵,也難怪馬會主導「五百萬殺手」傳言假新聞,爲黃世銘「造神」預留伏筆。

果然,陳聰明一下臺,不到四天,馬上就宣佈由黃世銘接總長,法界直覺認爲:馬、黃兩人對「總長」位子之「飢渴感」相當明確。

其實,媒體配合馬爲黃「造神」,卻忽略了黃世銘真實的一面,也是司法界真正熟悉的一面。

檢察總長陳聰明,2010年1月19日被監察院再次進行彈劾,彈劾一通過,陳聰明當天馬上提出辭呈,總統馬英九馬上準辭,完全沒有考慮到「法定任期」的問題,緊接着,24日馬上發表繼任人選,幾乎沒有任何意外,就是衆所周知,馬英九的最愛:黃世銘。

這一連串的「馬上」動作,看在官場人士眼中,明確的感覺到,執政黨對檢察體系最高頭頭─總長,加以「換人」的「飢渴」感,有多麼的迫切。

在這同時,媒體焦點,也不斷在黃世銘身上搜尋與讚美,讚美到連他本人都出來表示,如此造神,讓他壓力很大。

因爲,在這些讚美聲中,已經到了連他本人都說,「無中生有」和「與事實完全出入」的荒唐狗腿語言都登場了。

司法界裡,太多的人「瞭解」黃世銘,太多的人「知道」黃世銘的點點滴滴,對一個新上任的總長,給予肯定,加以期許,本是好事,但是,持平客觀是媒體的基本教條。

基於這種媒體基本責任,本報必須忠實的報導,黃世銘鮮爲人知的一面,必須讓社會大衆瞭解,新的總長真正的全貌,是什麼樣子。黃世銘在司法界,不喜與「外人」交際,這是確定無疑的事。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在司法圈內,也不喜歡「交際」,只是,他要求必須用他的方式

他的方式,喜歡絕對的「私密」,所以,吃飯,他不在外面吃,談話,他不和他不信任的人談,基本上,他只接受他主觀上喜歡的人,一旦讓他主觀排斥,最好就不要當他的手下,他會一直找機會,不斷的打壓。

所以,司法界裡,對他這一方面的評價是:很會記恨。

他多次在法務部裡任職,檢察司副司長、主任秘書、政務次長,一位和他共事多次的官員表示,黃世銘是一個「人性本惡」的忠實信徒

何以見得如此(人性本惡的忠實信徒)?

這位官員以他的親身感受,用幾句話簡單形容:「如果向他報告,同事裡面那一個人有「多好」,他不太會記得。

但是,如果向他報告那一個人壞,他的記性就會非常的好,幾乎是永遠不會忘記。」

「人性本惡」、「主觀好惡很強」這兩種特質加在一起,讓黃世銘的官場個性,非常鮮明,辨識度很高。

因爲這種鮮明個性,加上黃世銘不和「外界」交際,只和「圈內」他主觀喜歡的人交際,形成他的另一個「偏食」現象。

他的「偏食」,不是在食物上,而是在人類身上,他的交往對象身上,以他的工作來講,「媒體」是他每天都要面對的對象,但是,他對聯合報的「偏愛」,則是已到毫無忌諱的地步,這是司法界和新聞界公認的事實。

當然,聯合報對他的回報,也已經到了淋漓盡至的地步,不論是他女兒的文章,或是他的神化,聯合報完全是以「在給自己人捧場」的方式在處理共黃銘的每一則新聞。

資深司法官員認爲,從事司法工作,對人太過主觀或偏食,會讓格局變小。

這一點,也是司法界一直有人不看好黃世銘,不認爲他可以幹好「總長」一職的原因之一。

「主觀」、「偏食」之外,黃世銘得以崛起,主要是他的「交際」手腕,也是另樹一幟,獨到之處。

因爲,司法界裡很少有人會像他身居高位,卻用直接打電話、找人談話等方式,找上「年輕期別」的檢察官聊天。

這在講究期別與倫理的司法體系來說,年輕檢察官很容易受寵若驚。

他這種方式,在檢察體系修法採取「票選長官」以來,非常吃香。

他在拉攏「檢察官選票」方面,身段柔軟的地方,還不止如此,就以他四年前可以拿到全國檢察官票選第一名爲例,他對檢察官裡頭的派系拉攏,可以做到要求他太太,親自爲派系成員做便當,然後,他再自己本人,不假手他人,吃力辛苦拎着沈重又豐盛的便當,到辦公室靜靜等着中午時刻的到來,等着他私下邀約的派系成員到來,在沒有任何外人可以與聞的小辦公室裡,毫無隱密,交心暢談,一起用餐暢聊,一起建立革命感情。

不過,也有資深司法官不以爲然,認爲,這種手法,實在沒品。

不管有沒有品,至少,單憑這一點,就可以打敗很多檢察體系的高官,因爲,有的高官太太,親手做的菜,吃起來會有企圖謀殺的嫌疑。

只是,黃世銘交際應酬的兩手策略,有時,讓人和他相處,覺得很困惑。

他可以一方面拒絕部長王清峰到家,探視他家長輩生病,甚至,手機關機不再接聽;但是,另一方面,卻可以爲了拉攏派系,要求家人做飯,再私下一起吃飯當。

這種兩面手法,讓人不禁納悶,到底,黃世銘的「人際互動」標準在那裡?

和他共事過,對他多少有幾分瞭解的人說,他只喜歡他可以絕對主導的交際,他要的是他可以一手決定的人脈。

這種個性,很符合正在臺灣逐日擴大的「司法霸權」之需求。再就辦案而言,媒體多以「鐵漢」稱讚黃世銘,但是,這個稱呼,司法界不少人私下嘀咕,到底「鐵漢」的定義是什麼?

難道,「腦筋打鐵的漢子」,就叫「鐵漢」?

司法界清楚黃世銘辦案背景的人指出,黃世銘真正辦過的「大案」,可以說是寥寥可數。

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他派出當檢察長的第一站,澎湖地檢署,他投下許多非法人力(連工友、司機都一起參加辦案),以「貪污罪」扳倒了民進黨澎湖縣長高植澎

高植澎醫師當澎湖縣長,議員質詢有藥商非法賄賂,捐贈年終尾牙獎金5000元,馬英九當法務部長,在中央開火,黃世銘馬上火速查辦,將高植澎在衛生所服務期間,所有的病歷,成千上萬張,全部當做證據,扣案調查,全地檢署的人(連司機、工友都上場幫忙),通通投入辦案,加入「比對」行列,數以萬計的病歷,一張張「比對筆跡」,一張張「找毛病」,只要有任何可疑,就篩選過濾抽出來,仔細追查,就因爲這種辦案手法,一網打盡,連和高植澎同事的「七位」女護士,一個也不放過。

全部以貪污罪起訴。

高植澎因該案任期未滿,就被停職下臺,官司打到最後,「貪污」部份全部都判「無罪」確定。(另以僞造文書追究不是親筆寫病歷、判緩刑)

只是,讓人不忍的是,那同時被起訴的七位女護士,竟有兩人身亡。

一位不堪長期訟累,自殺身亡,一位長期心情鬱悶,罹癌過世。

因此,好事者看到黃世銘女兒唸到研究所時,竟也跳樓自殺,不禁搖頭嘆氣,希望黃世銘能夠將心比心,日後多存幾分厚道辦案,莫再刻薄無情。

黃世銘在澎湖拉下高植澎縣長,一戰成名,很快的就被派到嘉義當檢察長,最近,媒體一直報導,他在嘉義期間,打擊電玩業者,遭到業者揚言,要花五百萬元暗殺他。

事實上,這是一則「造假的新聞」,因爲,事發當時,嘉義地區的新聞記者根本沒有聽到任何傳說,或是,類似的傳聞。

當消息傳出時,嘉義的每個地方記者都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突然冒出,後來才知,是從臺北直接傳出。

有人分析,這是部長馬英九替他「造勢」,編造出來的「假新聞」。

也難怪,就新聞分析來看,這則新聞完全不符合「社會新聞的邏輯與道理」。

臺灣的黑道或非法業者,如果遇到強悍取締的主管,第一個反應,一定是「花錢打點」,將他擺平;第二個反應則是,「花錢讓他升官」,將他調走;如果上述兩種手法真的都不行,大不了,休息一陣子,等「風頭」過去了再說。

黑道圖的就是發財,只要用錢能夠解決官員,他們一定優先考慮;再不然,也會採取惹不起,至少躲得了的態度。

絕對沒有那一個黑道或非法業者,未經過這幾道「標準思考程序」,就揚言要花錢「暗殺」官員的,臺灣又不是哥倫比亞那種毒梟治國的地方,豈會動輒揚言暗殺官員?

臺灣黑道最氣不過的就是:「又要拿、又要抓」,面對這種惡質官員,黑道頂多也只是想要報復出氣,不敢揚言暗殺。

再說,黃世銘的個性,根本不可能「拿」,那來的「又拿又抓」,而引來報復出氣?

因此,這則新聞,純粹是當時馬英九爲了替他造勢,刻意從臺北部裡,替他發佈,用來營造「鐵漢」形象的「不實新聞」。

事實上,當年在嘉義地區,真正打擊賭博性電玩最爲用力的是,黃世銘的前一任檢察長張春榮

司法界有人認爲,張春榮(已退休)纔是檢察長裡頭真正的鐵漢,張春榮的鐵漢個性,是連部長施啓揚和他「溝通」案件,都沒得講。

甚至,部長一度氣得想調動他,他還找人向部長轉達,調動隨時歡迎,並不戀棧,但是,不可以將調動他的名單,放在那些「出事」而被調整職務的官員名單,一起發佈,張認爲,這纔是最大的羞辱。

張春榮打擊電玩,也不用吹噓什麼「暗殺」手段。他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找出」經常在出租店面,供賭博業者開電玩的「房東」,告訴他們,下一次再在「同一地點」抓到賭博電玩,就以「犯罪用工具」,扣案拍賣「店面」。

此語一出,嚇得那些房東,直嚷受不了。

如果真有人要搞暗殺,應該也是針對張春榮,而不是黃世銘。

因爲,真正打擊嘉義電玩,出手最狠最有力的檢察長,是張春榮,不是黃世銘。

因此,嘉義地區知情人士,一致公認,嘉義地區沒有人會買兇殺黃世銘。

黃世銘在嘉義當檢察長,最大的成就,也是依循他在澎湖的「舊手法」,專門查辦「政治人物

他這一招,一直沿用到臺北地檢署,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因爲,他都知道,只要是政治人物,一定都有上不了檯面、見不得人的事,一查辦,就可以得到媒體焦點,他屢試不爽,所以,他愈試愈喜歡。

只是,他的辦案功力實在不太好,他在嘉義地區,一共起訴了四件省議員、局長等官員貪污案,不過,這些起訴,和他在「澎湖」的「結果」一樣,最後都是判「無罪」。

以致,媒體取笑他,封他是個「無罪檢察長」,一天到晚起訴政治人物,博取版面報導,結果都判「無罪」。

他在嘉義地區的表現,比較不爲人知而且影響深遠的是,他手下的檢察官在辦警察貪污案件時,被告辯護律師在法庭上質疑,檢察官有「利誘」(只要咬長官,就不羈押)取供之嫌,結果,誰也沒有想到,黃世銘竟然把律師也抓來辦「妨害公務」,這個倒黴的律師,不但被起訴,還被判「有罪」確定。

律師,法庭上執行辯護業務,卻被判有罪,幾乎不太可能,也很少見,因此,這一部份的定罪,倒是可以洗刷了一小部份,他是個「無罪檢察長」的笑柄。

另外,媒體訛傳,他在嘉義起訴臺灣涼椅大王曾振農,更是不實,曾振農只有和蔡式淵打架,被控傷害,別無他刑案

離開嘉義之後,黃世銘又再次高升桃園,黃世銘在「桃園」檢察長任內,最大的案子,就是發生了全國治安史上,最爲震撼的「縣長劉邦友公館」滅門血案,黃世銘如果真如主流媒體所報導的,擅長辦大案,這種案子,早在他調走桃園之前,就應該宣佈破案。

怎會迄今仍成懸案?

甚至,還有媒體報導,黃世銘在桃園地區,不畏強權,要辦劉邦友,只是,讓人不解,如果劉邦友已死,依據法律規定,根本不可以成案,如果是在未發生血案之前,就開始查辦,又怎會辦到人被滅門了,他都不知?

可見,媒體對於黃世銘的「溢美」,已到某種罕見地步。

黃世銘辦案,一般刑案,他的資歷很淺,幾乎沒有辦過或破過什麼大案子,因爲,他只喜歡辦「政治」案件。

而黃世銘辦「政治案件」能夠辦倒民進黨縣長,並不稀奇,比較難得的是,他可以「辦倒」自己的長官,法務部長廖正豪,以及調查局代局長程泉

黃世銘當法務部主任秘書時,調查局代局長程泉被控性騷擾,案子交給他辦,他還因此遠赴法國調查,回來之後,寫了一份報告,那份報告一出,馬上點燃調查局代局長和法務部長之間的戰火

法務部和調查局,爲了批評「對方」的長官,連續多日,不停地、隨時地召開記者會,天天對罵,罵到當時的總統李登輝都傻眼,下令讓兩個都下臺休息好了,雙方戰火才歇。

黃世銘那份報告,就是不改其刻薄個性,重批程泉,這種報告,對程泉而言,一定不相信會是黃世銘個人的意思,勢必認定是黃世銘得到廖正豪的授意,纔出重手,但是,對廖正豪而言,他也覺得很無辜,黃世銘去法國調查,他爲了公正起見,完全不介入,報告如何重批,與他何干?

因此,廖正豪下臺之後,提到黃世銘的「辦案」功力,廖除了氣憤,只有剩下搖頭的份。

黃世銘這個人,「當官的運氣」很奇怪,很多「長官」、「手下」甚至「法令」,只要他「一經手」,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局面出現。

討厭他的人,罵他「帶衰」,纔會如此;懂命理的人說,他的「殺氣重」,如果「殺氣」或「福氣」沒有和他一樣重的人,最好少接近他,纔不會被他「煞到」;支持他的人,則認爲,他有個性,且矯枉必過正,現況一定要有所改變,才叫「進步」。

例如,上述的調查局長程泉和法務部長廖正豪因他而雙雙受創下臺,甚至,他到臺北地檢署接掌檢察長之後,就對中國時報展開搜索,搞到立法院認爲檢察官的權力太大了,乾脆修法,拿掉檢察長的搜索權。

甚至,當他的手下,爲他賣命,也會受到波及。

他在澎湖發動全力,狠打高植澎時,他的主任檢察官,就是後來高升法務部主管全國政風的管高嶽,結果,跟着黃世銘,並未因爲黃世銘在法務部當政務次長,就受到好的照顧,2009年六、七月間的人事異動,一夕之間,沒來由的,管高嶽突然從主管變成非主管的參事。

直到今日,仍有很多人不解,爲何當年的革命感情,變成今日的冷漠。

黃世銘當臺北地檢署檢察長時,翁宏在檢察官全力配合他的指令,起訴了王令麟,可惜,也是運氣不太好,過沒多久,翁自己就因龍馬球隊高爾夫球案而被彈劾,迄今仍在一審檢。

就連黃世銘在最高檢,過着寒冬日子,多數人不認爲他還會復出時,適時對他致上溫馨和敬意的主任檢察官薛維平,在2009年的九月調動中,明明薛應該進入二審檢,且連「人審會」也都沒有異議通過,進入上榜名單之中了,偏偏,到了法務部五人小組時,黃世銘就是將他漏掉,將他遺忘了!

黃世銘在法務部是僅次部長的政次,且五人小組之中,如果黃世銘發言說話,一定不會有異音,然而,黃世銘不知道是健忘,或是另有恩怨,就是硬將薛維平「卡」在臺北地檢,升不上二審。

薛維平的人事案,造成許多檢察官的心慌與不解,因爲,實在超出往常人事常規、完全沒有道理。

不管黃世銘是「衰氣」、「殺氣」或「有個性」,「逢他必出事」的例子,還有最近連續兩次被移送公懲會的士林檢察官曾勁元

據瞭解,曾勁元檢察官在被頻頻移送公懲會之前,和黃世銘的交情,是讓曾勁元感動不已,認爲可以「稱兄道弟」的交情。

一旦有事,且有了立場之後,黃世銘很明顯的是在保護吳文忠、朱朝亮等人,且頻頻出手,打擊曾勁元。

前述管、薛、翁、曾等人,都曾「近距離」的接近過黃世銘這位長官,一度,對他都很感戴,只是,現在再問他們的觀感,不知是否依舊?

最後,政壇人士分析認爲,黃世銘和馬英九有很高的「相似度」,因此,馬英九會特別喜歡他、欣賞他。

至於,兩人的相似處,有如下述:第一,兩人都「曾經」擁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第二,兩人都不喜歡社會「通俗」的交際應酬。第三,兩人都讓人覺得有知識份子的「傲慢」。第四,兩人在重大事件,都會流露出冷血心態。

如果真的如政壇人士這般分析,莫非有朝一日,黃世銘的民意支持度,也會剩下只有兩成?

立法院通過黃世銘當總長,在國民黨強力運作之下,不成問題,有待觀察的問題則是,黃世銘真的能爲臺灣的法治帶來什麼貢獻?

他是持續執行馬英九的強力打扁策略?

還是真正爲法律與正義做出一番作爲?

各界不妨拭目以待。(本文轉載自《法治時報》,版權爲對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