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民主燈塔不夠亮?被疫情口水戰淹沒的臺灣
▲行政院長蘇貞昌至立法院,警衛協助測量額溫。(圖/記者屠惠剛攝)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臺灣的國際知名度閃閃發亮,因爲,緊急防疫的做法和效果令世人佩服。但政府的強勢作爲是否符合民主政治的國際規範,隨着歐美各國採取的防疫管制鬆解,開始引起非常兩極的爭議。
這樣的爭議在兩岸的學界尤其激烈,特別是加上一些國際政治因素涉入的情緒,造成一向以理性自許的知識分子都難免感情用事,偏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來做爲裁定政府決策是否符合民主的主要參數。
民主國家的精義在於民主憲政和普世價值,缺一不可。美國原是世人期待的民主國家標竿,出乎意料之外,從2016年川普當選總統以後,美國就一直從「完全民主」降到「部份民主」的國家,主因出在政府運作得分降到7分,涉及普世價值的政治參與和政治文化也都得分不高,其中,當然夾雜着許多人於川普作風的個人情緒和好惡。
根據《經濟學人》2019世界民主指數,臺灣得分7.73,排名31位,屬於仍有缺陷的「部份民主」國家。選舉程式與多樣性9.58分,公民自由得分9.12分,但政府運作、政治參與和政治文化三項都有改善空間。
臺灣爲何民主指數不像大家想像的燈塔那麼亮麗?社會大衆對政治人物的喜好太過黨派化是主要原因。在民主社會中,對執政者或任何握有權力者的批評和監督本來就是天經地義,雖然支持者的辯護也很正常,但經常好惡過頭,忘了自己纔是國家主人的身份。
以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爲例,很多的行政措施縱然亂中有序,但也有不少值得檢討、驗證或批評。一場疫情其實是臺灣公共政策非黨派化的最佳時機,民粹口水卻淹沒了理性討論的空間,許多人仍然缺乏政策溝通中必要的冷靜、傾聽和包容的胸襟。
臺灣現階段民主政治發展的另一困境是,對執政者抱持着批判的立場,固然是民主社會公民養成的部分,但社會公民還沒成熟到可以辯證地進行公共政策的思辨,更無法辨別避免踩入政敵的對立架構和其設定的販賣情緒的語境中。這是我們面對國際政治又處於民主初階的社會需要面對的課題。
臺灣的民主政治修養有待提升,從這次疫情防治的中後階段,中央官方和非同黨的地方首長愈益呈現的非理性的施政對峙可見端倪。臺灣的民主若要對大陸發揮更亮的燈塔效應顯然得加點油才行。
熱門推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