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比IQ更為重要的事
洪蘭
一個學生來跟我訴苦,他母親意外發現他女朋友的媽媽是她同校但不同班的同學後,便反對他們交往。理由是女友媽媽是後段班的,智力測驗分數低,不聰明,以後生的孩子會笨,會影響他們家後代子孫的前途。
我聽了啞然失笑,我還以爲社會多元化了以後,智力測驗的迷思會消失,想不到還在作祟。其實,人的智商是一直不停在改變的,因爲人的大腦是一直不停的在改變。智力測驗分數與環境的關係比基因上的關係還多,更何況它並不能測出一個人真正的能力。
一九九七年,有位研究者偶然發現了一份一九三二年做的智力測驗資料被遺忘在角落裡,那時這羣一九二一年出生、十一歲的八萬九千名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孩子已經七十六歲了,他便決定去訪問一下這些還活着的老人,看看他們事業和家庭的情形和智力測驗的關係如何。
結果發現IQ分數低的人壽命較短,比較早發失智症,這跟後來研究的發現一致。這原因有可能是他們從事的工作比較勞力型的,收入低,當社經地位低時,營養和健康可能顧不上,就像非洲人的平均壽命比歐洲人低一樣;加上他們可能沒錢,沒時間去從事比較複雜的高認知心智活動,或是學習樂器(學習樂器可以增加聽覺皮質分辨聲音的敏感度,音樂家在吵雜的環境中,聽的比非音樂家清楚),所以失智的情形比較多。
不過這羣孩子都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很多男性戰死沙場,女性走出家庭,進入工廠替代男性工作,這個不可預見的事件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一個小小的智力測驗又怎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呢?何況智力測驗被很多人認爲是「科學上的種族主義」(scientific racism),因爲它的分數跟文化背景和文化刺激有關。尤其智力測驗測的多半是學校教的,所謂「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即要背的東西。但到現代,背的能力已經不重要了,因爲有電腦可以代勞了。因此專門測試記憶內容的測驗已經不符合現代的需求了。其實我們都知道廿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早就轉到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關係上,我們實在不應該再迷信智商了。
在人類文明的進步上,創新,合作,競爭,直覺與好奇心都比IQ更爲重要。愛因斯坦從未做過智力測驗,但沒有人懷疑他不是天才。他常說「好奇心和直覺是科學研究成功的核心」。
一個人會成功不是因爲他有多聰明而是他能不能從經驗中取得教訓,對知識有沒有好奇心,能不能洞悉複雜的現象和相不相信自己直覺的推理。在現代,EQ比IQ重要,有動機比有能力重要,而這些都不是智力測驗可以測量的出來的。
二○○○年諾貝爾獎得主James Heckman曾做了一個一萬七千名嬰兒長達卅八年的大型追蹤研究,最後發現人生是否幸福圓滿不在於這個人有多聰明,學業成績有多好,而在於他的品格是否端正、有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毅力。
這些七十六歲的老人在被問到他們當年做這個智力測驗的情境時,都笑着說早就忘的一乾二淨了,他們忘記了學習的內容和老師的體罰,但是都記得當年朝夕相處的情誼。這,纔是人生活的重點。
(作者爲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